中醫(yī)古籍
  • 一柱香

    《全國中草藥匯編》:一柱香拼音注音Yí Zhù Xiānɡ來源

    茜草科一柱香Hedyotis capituligera Hance [Oldenlandia capituligera (Hance)O. Ktunze],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貴州。

    性味

    辛,涼。

    功能主治

    清熱散郁。

    急性結(jié)膜炎:煎水熏。

    無名腫毒:搗絨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一柱香拼音注音Yí Zhù Xiānɡ別名

    臭假耳草(《廣西植物名錄》)。

    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為茜草科植物一柱香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

    原形態(tài)

    草木,高20~40厘米。葉對生,葉片卵圓形或長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4厘米,寬約1.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全緣;托葉連合,著生于兩葉柄之間,卵圓形,邊緣具細(xì)毛絨。2歧聚傘花序頂生;小花梗長約5毫米;花白色,長約3.5毫米;萼片4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花冠合生,4裂,內(nèi)生柔毛;雄蕊4,著生于花冠上;子房下位,2室,柱頭2裂。蒴果,種子多數(shù)。

    性味

    性涼,味辛。

    功能主治

    清熱散郁。

    復(fù)方

    ①治眼紅腫:一柱香一兩,煎水熏患眼。(性味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無名腫毒:一柱香適量,搗絨敷患處。(《貴州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一柱香拼音注音Yí Zhù Xiānɡ別名

    新草耳

    英文名All grass of Capituligrerae出處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otis ingrata (wall.) Hook. F.[Neanotis yngrata(Wall.ex Hook .f,)W.H.Lewis]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收采全草,除盡泥土、雜物,鮮用或曬干備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林下蔭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木,高達(dá)1m。莖不分枝或有少數(shù)分枝,直立或下部臥地。葉對生;葉柄短;托葉下部近三角形,連合,著生于兩葉柄之間,邊緣具細(xì)絨毛;葉片薄紙質(zhì),卵圓形或長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9cm,寬約1.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均被短柔毛。二歧聚傘花序頂生,總花梗和分枝均有狹翅狀棱角;花白色,無梗或有短梗;花萼4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花冠長約5mm,冠管稍寬,內(nèi)生柔毛;雄蕊4,花藥露出花冠外;子房下位,2室,柱頭2裂。蒴果近球形,稍側(cè)扁,寬約2mm。種子小而多數(shù),平凸,有小疣點(diǎn)?;ㄆ?-7月,果期7-8月。

    歸經(jīng)

    心;肝經(jīng)

    性味

    味辛;性涼

    功能主治

    清肝瀉火。主無名腫毒;目赤紅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復(fù)方

    1.治眼紅腫:一柱香一兩,煎水熏患眼。

    2.治無名腫毒:一柱香適量,搗絨敷患處。(《貴州草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花菜子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Zǐ別名臭菜、臭花菜、羊角菜來源白花菜科白花菜屬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Gynandropis gynandra (L.) Briq.]的種子,其全草亦入藥......
  • 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Gēn出處《中國藥植圖鑒》來源為白花萊科植物白花菜的根。功能主治《中國藥植圖鑒》:“水酒等量煎服,治淋病?!坝梅ㄓ昧績?nèi)服:煎湯,1~3錢。摘錄《中藥大辭典》......
  • 《中藥大辭典》:白花藤拼音注音Bái Huā Ténɡ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鮮用,或曬干用。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溪邊等處。分布浙江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攀援草本。莖細(xì)長,圓柱形,有棱溝。葉對生,有柄,葉片為......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花蛇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é來源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nther)的幼蛇干燥尸體。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性味甘、咸,溫;有毒。功能主治祛風(fēng),通絡(luò),止痙。用于風(fēng)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fēng)口歪,半身不遂,抽......
  • 《中藥大辭典》:白花蛇頭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é Tóu出處《綱目》來源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的頭部。毒性《綱目》:“有毒?!肮δ苤髦巍毒V目》:“治瘢風(fēng)毒癩?!皬?fù)方①冶小兒急驚,體熱涎壅,四肢拘急,筋脈牽掣:白花蛇頭一枚(自開口者,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