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紅河中草藥》
為樟科植物黃樟的葉片,全年可采,陰干。
植物形態(tài)詳"香樟"條。
葉含揮發(fā)油2~3.7%。
同屬植物黃樟的小品種鮮葉含揮發(fā)油2.6~3.3%,其中1,8-桉葉素含量約60%、樟腦0.75%,其他成分有檸檬醛、癸醛、α-蒎烯、莰烯、α-松油烯、對-聚傘花素、芳樟醇、α-松油醇及芐系倍半萜。黃樟的另一小品種革葉芳樟的鮮葉出油率1.7~3.5%、葉油含單萜烯類化合物為主,另外含有丁香油酚、1,8-桉葉素、莰烯、α-水芹烯、對-聚傘花素、樟腦、芳樟醇、α-松油醇及芐系倍半萜。
微辛,溫。
止血。研末敷治外傷出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紅河中草藥》
來源為樟科植物黃樟的葉片,全年可采,陰干。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香樟"條。
化學(xué)成分葉含揮發(fā)油2~3.7%。
同屬植物黃樟的小品種鮮葉含揮發(fā)油2.6~3.3%,其中1,8-桉葉素含量約60%、樟腦0.75%,其他成分有檸檬醛、癸醛、α-蒎烯、莰烯、α-松油烯、對-聚傘花素、芳樟醇、α-松油醇及芐系倍半萜。黃樟的另一小品種革葉芳樟的鮮葉出油率1.7~3.5%、葉油含單萜烯類化合物為主,另外含有丁香油酚、1,8-桉葉素、莰烯、α-水芹烯、對-聚傘花素、樟腦、芳樟醇、α-松油醇及芐系倍半萜。
性味微辛,溫。
功能主治止血。研末敷治外傷出血。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