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紫金牛

    拼音注音Xiǎo Zǐ Jīn Niú別名

    小獅子、黑果涼傘、小涼傘、入骨風、小郎傘、石獅子、杉紐根、產(chǎn)后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金??浦参镄∽辖鹋5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disia chinensis Bent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或山地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亞灌木,高25-45cm。具蔓生走莖;莖通常叢生,幼時被銹色細微柔毛及灰褐色鱗片。葉互生;葉柄長3-10mm;葉片堅紙質(zhì)、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鈍急尖,基部被疏鱗片,側(cè)脈多數(shù),尾端連成近邊緣的邊緣脈。亞傘形花序,單生于葉腋,有花3-5朵;總梗與花梗近等長,長約1cm,均被疏柔毛或褐色鱗片;萼片三角狀卵形,長約1mm,具緣毛,有時具疏腺點;花瓣白色,廣卵形,長約3mm;雄蕊為花瓣長的2/3,花藥卵形,先端急尖,具小尖頭,背部具腺點;雌蕊與花瓣近等長。果球形,直徑約5mm,由紅變黑色,無毛,無腺點?;ㄆ?-6月,果期10-12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根莖圓柱形,著生多數(shù)細根。莖扁圓形,直徑1.5-2mm,表面暗褐色。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3-5cm,寬1.5-2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中部以上波狀,上面暗棕色,下面淺棕色。氣微,味微澀。

    性味

    苦;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熱利濕。主肺癆咳血;咯血;吐血;痛經(jīng);閉經(jīng);跌打損傷;黃疸;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斑蝥拼音注音Bān Móu別名花斑蝥、花殼蟲來源本品為芫菁科昆蟲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黃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體。夏、秋二季捕捉,悶死或燙......
  • 《中藥大辭典》:斑鳩拼音注音Bān Jiū別名斑鵻、錦鳩(《范汪方》),斑鷦(《本草衍義》),鵓鳩(《六書故》),祝鳩(《綱目》)。出處《嘉佑本草》來源為鳩鴿科動物山斑鳩等的肉。生境分布棲于樹林間,常成群活動,營巢于樹枝。繁殖期4~7月。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斑鳩占拼音注音Bān Jiū Zhàn別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來源馬鞭草科斑鳩占Premna fulva Graib,以根、葉入藥。生境分布貴州。功能主治清濕熱,解毒,調(diào)經(jīng)。主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痛,水腫瘡毒。用法用量1~2兩。外用......
  • 拼音注音Bān Jiū Zhàn Yè別名戰(zhàn)骨來源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黃毛豆腐柴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mna puberula Pamp.Premna fulua Craib.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生境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斑鳩木拼音注音Bān Jiū Mù別名斑鳩菊、白花毛桃來源菊科斑鳩菊屬植物茄葉斑鳩菊Vernonia solanifolia Benth.,以根和葉入藥。根,全年可采,鮮用或洗凈切片曬干;葉秋季采。性味甘、苦,涼。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