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吳茱萸(湯浸焙干,炒)、干姜(炮)、赤石脂、龍骨、蜀椒(去目并開口者,炒出汗)、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天雄(炮裂,去皮臍)、硫黃(飛,研)、陽(yáng)起石(煅,醋淬,研)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大便失禁,手足厥冷,面色青白。
每服15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漸加丸數(shù),鹽湯亦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吳茱萸(湯浸焙干,炒)、干姜(炮)、赤石脂、龍骨、蜀椒(去目并開口者,炒出汗)、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天雄(炮裂,去皮臍)、硫黃(飛,研)、陽(yáng)起石(煅,醋淬,研)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失禁,手足厥冷,面色青白。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漸加丸數(shù),鹽湯亦得。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