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地松

    《全國中草藥匯編》:小地松別名

    星苞火絨草、綿蒿、細(xì)火草、黃花粑粑葉、火草、羊頭火草、綿羊頭

    來源

    菊科小地松Leontopodium wilsonii Beauvd.,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四川。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驅(qū)蟲止瀉。主治感冒,咳嗽,哮喘,蛔蟲癥,小兒腹瀉。外用治外傷出血。還可治高血壓,癲癇,風(fēng)濕等癥。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研末外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小地松拼音注音Xiǎo Dì Sōnɡ別名

    綿蒿、細(xì)火草、黃花枇杷葉、火草、羊頭火草、綿羊頭、星苞火絨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川西火絨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ontopodium wilsonii Beauv.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洗凈,晾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高山山谷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原形態(tài)

    川西火絨草 多年生草本,長害25cm或更長。根出條細(xì)長,堅(jiān)硬,有分枝,有枯萎宿存的葉及頂生的蓮座狀葉叢,在葉叢上生長花莖?;ㄇo細(xì)長,無分枝,被白色茸毛,下部漸脫毛,全部有密生的葉,葉狹披針形,長2-4cm,寬2-3.5mm,稀較大,先端有細(xì)長尖頭,邊緣平或稍反折,基部狹,無柄,上面有細(xì)伏毛,后近無毛,下面被白色薄層密茸毛。苞葉多數(shù),與上部葉等長或較短,但較寬,上面被白色厚密的茸毛,下面稍灰綠色,被薄茸毛,較花序長2-3倍,密集,開燕尾服成徑約6cm的苞葉群,或疏散而較寬大的復(fù)苞葉群。頭狀花序,徑4-5mm,7-11個,疏散,花序梗長2-3mm,與苞葉基部合著;總苞長約4mm,被白色長柔毛;總苞片2-3層,無色或淺褐色,稍超出茸毛之上;小花雌雄異株;花冠長3mm;雄花花冠管狀,上部漏斗狀;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粗厚,下部有鋸齒;雄花冠毛上部較粗,有齒;雌花冠毛上部近無齒。不育的子房和瘦果無毛。花期6-9月。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驅(qū)蟲;止瀉。主感冒咳嗽;哮喘;蛔蟲癥;小兒腥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旋花科植物藍(lán)花土瓜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hurch.et Gagnep.)R.c.fang采收和儲藏:夏季采葉,洗凈,曬干。原形態(tài)藍(lán)花土瓜 多......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Gěnɡ來源藥材基源:為旋花科植物藍(lán)花土瓜的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收,洗凈。原形態(tài)藍(lán)花土瓜 多......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Pí來源藥材基源:為旋花科植物藍(lán)花土瓜的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原形態(tài)藍(lán)花土瓜 多年生纏繞草本。具紡錘狀塊根,含淀粉。莖細(xì)長,圓柱形,有細(xì)棱,密被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4-2cm......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Huā來源藥材基源:為旋花科植物藍(lán)花土瓜的花。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采收和儲藏:花期采收,陰干。原形態(tài)藍(lán)花土瓜 多年生纏......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云花根拼音注音Bái Yún Huā Gēn別名法羅海、滇獨(dú)活、毛爪參、香白芷[云南]來源為傘形科牛尾獨(dú)活屬植物白云花Heracleum repula Franch.的根。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苦、辛、溫。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