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亞黑管菌

    《全國中草藥匯編》:亞黑管菌來源

    真菌類擔(dān)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亞黑管菌Bjerkandera fumosa (Pers. ex Fr.) Karst.,以子實體入藥。

    生境分布

    生于闊葉樹的倒木上。

    功能主治

    治子宮頸癌。

    用法用量

    切成飲片,飯后熬煎或開水沖浸服用(只服浸出液),每2個為1個療程。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亞黑管菌拼音注音Yà Hēi Guǎn Jūn來源

    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煙色煙管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jerkandera fumosa(Pers.ex Fr.)Karst.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采摘后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闊葉樹的枯立木、倒木及枯枝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西南及河北、陜西、青海、江蘇、福建、湖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子實體一年生,平伏貼生至平伏而反卷,常上下疊生并左右連生。菌蓋半圓形至貝殼形或扁扇形,(2-7)cm×(3-9)cm,厚4-10mm;蓋面淡灰色至淡黃色,有灰色與黃褐色的絨毛相間排列形成的同心環(huán)紋,近基部生有小疣;蓋緣薄、銳,全緣,波狀,淡褐色至黑色。管口面近白色至灰白色或灰褐色,擦后變?yōu)楹谏?;管口近圓形至多角形,每1mm間3-5個,管壁厚,全緣。菌肉白色至材白色,軟木栓質(zhì),干后成木栓質(zhì),厚2-6mm。在菌管與菌肉之間有一層明顯的暗褐色分界線。孢子橢圓形至近圓形,無色,光滑,(5-7)μm×(2.5-4)μm。

    性狀

    性狀鑒別 子實體無柄。菌蓋貝殼形或扁扇形,長徑3-9cm,短徑2-7cm,厚2-10mm。表面赭石色、類白色、淡黃色或淡灰色,具細(xì)微絨毛,同心環(huán)節(jié)不明顯,邊緣薄,波狀。管口面類白色或黑褐色,管口多角形,每1mm間3-5個。木栓質(zhì)。氣微,味淡。

    性味

    微澀;平

    功能主治

    抗癌。主子宮癌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開水浸。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Lè Zhī Yè別名白茨葉、白勒遠(yuǎn)英文名Acanthopanox trifoliatus (L.)Merr.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嫩枝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 拼音注音Bái Fěn Jué別名小蕨萁來源蕨類中國蕨科華北粉背蕨Aleuritopteris kuhnii (Milde)Ching,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四川、貴州、云南。性味苦,寒。功能......
  • 拼音注音Bái Fěn Ténɡ別名獨(dú)腳烏桕、夜?fàn)颗?、白面水雞、青龍跌打、山葫蘆、山雞蛋、飛龍接骨來源為葡萄科白粉藤屬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nch. var. subintegra Gagnep.,以根、藤、葉......
  • 拼音注音Bái Fěn Dié別名白蝴蝶、粉蝶、菜白蝶英文名White butterfly出處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粉蝶科動物白粉蝶成蟲的全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eris rapae (Linnaeus )采收和儲......
  • 《中藥大辭典》:白粱米拼音注音Bái Liánɡ Mǐ出處《別錄》來源為植物白粱的種仁。原形態(tài)粱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種。植物形態(tài)詳“粟米“條。性味《別錄》:“甘,微寒,無毒?!肮δ苤髦魏椭校鏆?,除熱。治胃虛嘔吐,煩渴。①《別錄》:“除熱,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