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鼠腎

    《中藥大辭典》:鼠腎拼音注音Shǔ Shèn別名

    鼠?。ā夺笉馍駮罚?/p>出處

    《醫(yī)林纂要》

    來源

    為鼠科動物褐家鼠、黑家鼠雄鼠的睪丸。

    原形態(tài)

    動物形態(tài)詳"鼠"條。

    功能主治

    治小兒驚風(fēng)、狐疝。

    復(fù)方

    ①治小兒驚風(fēng),不分急慢,肝風(fēng)火動,手足抽扯:鼠腎一對,辰砂幾分,或以人參同煎服。(《貴州省中醫(yī)驗方秘方》)

    ②治狐疝癥:鼠腎烘干,磨酒服。(《貴州省中醫(yī)驗方秘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鼠腎拼音注音Shǔ Shèn別名

    鼠印

    英文名Mouse kidney出處

    出自《醫(yī)林纂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鼠科動物褐家鼠和黃胸鼠的睪丸。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2.Rattus flavipectus Milne-Edwards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捕捉,捕后剝皮,取睪丸,鮮用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息于住宅、陰溝、草堆、田埂、作物地及河溪堤岸等處。 雜食性。好啃咬衣物、家具和雛禽?;顒佣嘣谝归g,以午夜最活躍。

    2.棲息于屋內(nèi),也活動于野外的農(nóng)田。當(dāng)作物成熟時,吸時則遷至田間。雜食必,幾食一切物品。

    資源分布:1.分布幾遍全國。

    2.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原形態(tài)

    1.褐家鼠,體長15-22cm,體重72-290g。耳短而厚,前折不能遮眼。尾明顯短于體長,前足4趾,后足5趾,均具爪,后足長3.5-4cm。雌性乳數(shù)6對。被毛粗糙,背部棕褐色或灰褐色,雜有許多黑長毛,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腹面蒼灰色,略帶一此致乳黃色。足背蒼白色。尾毛兩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尾部鱗片組成的環(huán)節(jié)明顯,鱗片的基部和有白色和褐色的細(xì)毛。

    2.黃胸鼠,體長13.5-18cm,體重74-134g。尾細(xì)且超過體長。體形較褐家鼠細(xì)長,耳殼溥而長,向前折可蓋住眼。前、后足細(xì)長,分別為4趾和5趾,均具爪。乳頭胸部2對,鼠蹊部3對,個別6對,即在腹部增加1對。背毛棕褐色,毛基深灰。腹毛灰黃色,毛基淺灰色,在胸部毛色更黃,有時具一塊白斑。前足背的中央毛灰褐色,四周灰白色,而后足背為白色。尾上下全為暗褐色。

    歸經(jīng)

    心;肝經(jīng)

    性味

    味咸;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

    鎮(zhèn)驚安神;疏肝理氣。主小兒驚風(fēng);狐疝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對;或磨酒。

    復(fù)方

    ①治小兒驚風(fēng),不分急慢,肝風(fēng)火動,手足捆扯:鼠腎三對,辰砂幾分,或以人參同煎服。(《貴州省中醫(yī)驗方秘方》)②治狐疝癥: 鼠腎烘干,磨酒服。(〈貴州省中醫(yī)驗方秘方》)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綠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蓮、蛇芋頭來源天南星科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ratum N. E. Brown,以塊莖入藥。生境分布湖北。功能主治有毒。祛痰止咳,鎮(zhèn)痛。并治勞傷,癰疽。用法用量外敷治癰疽。摘錄《全......
  • 拼音注音Cì Bǐnɡ Lián Zuò Jué別名刺柄觀音座蓮英文名Wall Angiopteris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觀音座蓮科植物刺柄觀音座蓮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giopteris muralis c......
  • 拼音注音Cì Bǎi別名山刺柏、刺柏樹、短柏木來源柏科刺柏Juniperus taiwaniana Hayata, epith mut.,以根入藥。生境分布陜西、甘肅、山西、福建、江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主治麻疹,身熱不退。用法用量4~5......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栗子拼音注音Cì Lì Zi別名細(xì)梗薔薇來源薔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實入藥。生境分布陜西。性味甘、酸、微澀,平。功能主治止痢消腫。主治痢疾,痔瘡。用法用量3~5......
  • 《中藥大辭典》:刺桐葉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桐的葉片。功能主治治小兒疳積,蛔蟲癥。用法用量研末開水沖服,0.8~1錢。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刺桐葉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