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芝麻關(guān)草、筅帚草、鵝草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水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mbristylis miliacea(L.)Vahl[Scirpus miliaceus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溪邊、沼澤地、水田及潮濕的山坡、路旁和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華南、西南及河北、陜西、河南、湖北等地。
水虱草,一年生草本,高10-40-60cm。稈叢生,扁四棱形,有縱槽,基部有1-3無葉片的鞘。葉劍形,邊緣有疏鋸齒,先端漸尖成剛毛狀,基部寬1.5-2mm;葉鞘側(cè)扁,套褶。苞片2-4,剛毛狀,基部寬,較花序短而多。聚傘花序復出或多次復出,有很多小穗。小穗單生,球形或近球形,長1.5-3mm,寬1.5-2mm;鱗片卵形,膜質(zhì),長約1cm,先端鈍,有3脈;雄蕊2;花柱三棱形,基部稍膨大,無緣毛,柱頭3,為花柱長的1/2.小堅果三棱狀倒卵形,長約lmm,褐黃色,表面有橫長圓形網(wǎng)紋和疏少的小疣狀突起?;?、果期7-10月。
味甘;淡;性涼
清熱利尿;活血解毒。主風熱咳嗽;小便短赤;胃腸炎;跌打損傷
內(nèi)服:煎湯,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芝麻關(guān)草、筅帚草、鵝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水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mbristylis miliacea(L.)Vahl[Scirpus miliaceus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溪邊、沼澤地、水田及潮濕的山坡、路旁和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華南、西南及河北、陜西、河南、湖北等地。
原形態(tài)水虱草,一年生草本,高10-40-60cm。稈叢生,扁四棱形,有縱槽,基部有1-3無葉片的鞘。葉劍形,邊緣有疏鋸齒,先端漸尖成剛毛狀,基部寬1.5-2mm;葉鞘側(cè)扁,套褶。苞片2-4,剛毛狀,基部寬,較花序短而多。聚傘花序復出或多次復出,有很多小穗。小穗單生,球形或近球形,長1.5-3mm,寬1.5-2mm;鱗片卵形,膜質(zhì),長約1cm,先端鈍,有3脈;雄蕊2;花柱三棱形,基部稍膨大,無緣毛,柱頭3,為花柱長的1/2.小堅果三棱狀倒卵形,長約lmm,褐黃色,表面有橫長圓形網(wǎng)紋和疏少的小疣狀突起?;?、果期7-10月。
性味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活血解毒。主風熱咳嗽;小便短赤;胃腸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