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傘楊

    拼音注音Sǎn Yánɡ別名

    截萼黃槿、恒春黃槿。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桐棉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espesia populnea (L.) Soland.ex Corr.[Hibiscus poulneus L.]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常生于海邊和海岸向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等地。

    原形態(tài)

    桐棉 常綠喬木,高約6m。小枝具褐色盾形細(xì)鱗秕。葉互生;葉柄長4-10cm,具鱗秕;托葉線狀披針形,長約7mm;葉片卵狀心形,長7-18cm,寬4.5-11cm,先端長尾狀,基部心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被稀疏鱗秕?;▎紊谌~腋間;花梗長2.5-6cm,密被鱗秕;小苞片3-4,線狀披針形,被鱗秕,長8-10mm,常早落;花萼杯狀,截形,直徑約15mm,具5尖齒,密被鱗秕,花冠鐘形,黃色,內(nèi)面基部具紫色塊,長約5cm;雄蕊柱長約25mm;花柱棒狀,先端具5槽紋。蒴果梨形,直徑約5cm。種子三角狀卵形,長約9mm,被褐色纖毛,間有脈紋?;ㄆ诮?。

    化學(xué)成分

    葉含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C19-C33 烷烴(C19-C33 alkanes),羽扇烯酮(lupeno-ne),傘楊還含棉酚(gossypol)。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腦膜炎;痢疾;痔瘡;睪丸腫痛;疥癬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慈姑花拼音注音Cí Gū Huā出處《福建民間草藥》來源為澤瀉利植物慈姑的花。功能主治《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明目,去濕。治一切療腫痔漏。““祛濕之功,同于茵陳。“用法用量治一切疔瘡:慈姑花適量。用冷開水洗凈,搗敷患處。孕婦忌......
  • 拼音注音Cí Zhú別名甜慈、酒米慈、釣魚慈、叢竹來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葉、竹根(根狀莖)入藥。生境分布陜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性味苦、甘,微寒。......
  • 《中藥大辭典》:慈竹葉拼音注音Cí Zhú Yè出處《草木便方》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葉或卷而未放的嫩葉(慈竹葉)。 全年可采。摘下嫩葉,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陜西。產(chǎn)四川、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慈竹(《......
  • 《中藥大辭典》: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莖。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內(nèi)服:燉肉或煎湯,鮮者1~4兩。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英文名rhizome ......
  • 《中藥大辭典》:慈竹氣筍拼音注音Cí Zhú Qì Sǔn別名陰慈竹筍子、陰筍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出處《草木便方》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筍,曬干。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微甘,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