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奇林翠雀

    《全國中草藥匯編》:奇林翠雀拼音注音Qí Lín Cuì Què別名

    奇林飛燕草、德木薩[藏名]

    來源

    毛茛科奇林翠雀Delphinium candelabrum Ostenf. var. mananthum (Hand.-Mazz.)W. T. Wang,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青海、甘肅。

    性味

    苦,溫。

    功能主治

    溫中,止瀉。主治胃腸冷痛,泄瀉。

    用法用量

    3~5分。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奇林翠雀拼音注音Qí Lín Cuì Què別名

    德木薩(藏名)

    出處

    《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奇林翠雀全草。夏季采收,洗去泥沙,除去根上殘莖、枯皮,晾干。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山坡、多礫石處。分布青海、甘肅。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7.5厘米,具短柔毛。莖基部有殘葉柄。基生葉3深裂,裂片再淺裂或深裂,柄長1.5~6.5厘米。傘房花序,花2~5朵,花梗帶棕紅色,萼片5,淡藍色至藍色,橢圓形,長2~2.5厘米,后面一枚萼片延長成距,長2~2.5厘米,密被黃綠色柔毛。蓇葖果。種子多數(shù),沿棱生狹翅。

    性味

    性溫。

    功能主治

    溫中,止瀉。治胃腸冷痛,泄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分。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奇林翠雀拼音注音Qí Lín Cuì Què英文名Herb of Oneflower Larkspur出處

    出自《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奇林翠雀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elphinium candelabrum Ostenf. Var.monanthum (Hand.-Mazz.) W. T. Wang[D.monanthum Hand.-Mazz.]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洗去泥沙,除去根上殘莖、枯皮,晾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100-5000m的多石礫山坡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西藏。

    原形態(tài)

    單花翠雀花,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斜升,長6-20cm,下部無毛,上部有短柔毛。葉數(shù)枚;葉柄長2-3.5cm;葉片腎狀五角形,長0.8-1.4cm,寬1.3-2.6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寬菱形,側(cè)全裂片近扇形,一至二回細裂,小裂片卵形,彼此多相互鄰接,兩面疏被短柔毛或無毛?;▎紊o頂或分枝頂端;小苞片,生花梗近中部,3裂;花兩性,兩側(cè)對稱;萼片5,寬橢圓形,長1.8-3cm,藍紫色,外面被黃色短柔毛,距長2-3cm,下部稍向下彎曲;花瓣2,暗褐色,疏被短毛或無毛,先端全緣;退化雄蕊紫色,有時下部黑褐色,瓣片近圓形,2淺裂,腹面有黃色髯毛;雄蕊多數(shù),無毛;心皮3,被毛?;ㄆ?月,果期9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根長圓柱形,長2-7cm,直徑1-3mm;表面深棕色,有明顯的橫紋;折斷面黃色。莖表面棕黃色,具棱,斷面中空。葉皺縮,黃綠色,濕潤展平后呈腎狀五角形,長0.8-1.4cm,寬0.7-2.3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寬菱形,側(cè)全裂片近扇形,一至二回細裂,小裂片狹卵形;葉柄長?;▎紊敚“~狀或橢圓形;花梗被短柔毛;萼片5,藍紫色,寬橢圓形,距圓筒狀鉆形,約與萼片等長;退化雄蕊2,花瓣狀,黑褐色,2裂,被黃色髯毛;子房被毛。蓇葖果長約1.8cm。種子倒圓錐狀四面體形。氣微,味苦。

    炮制

    洗去泥沙,除去根上殘莖,枯皮、曬干。

    歸經(jīng)

    胃經(jīng)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溫中;止瀉。主胃腸冷痛;泄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9-1.5g。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鴨肉拼音注音Bái Yā Ròu別名鶩肉(《千金·食治》)。出處《別錄》來源為鴨科動物家鴨的肉。生境分布我國大部地區(qū)有飼養(yǎng)。原形態(tài)家鴨(陶弘景),又名:鶩(《周禮》),舒鳧(《爾雅》),家鳧(《綱目》)。家禽。嘴長而扁平。......
  • 《中藥大辭典》:白鵝膏拼音注音Bái é Gāo別名白鵝脂(《千金·食治》)。出處《別錄》來源為鴨科動物鵝的脂肪。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鵝肉“條?;瘜W(xué)成分鵝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擱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參見“鵝肉“條。性味甘,涼。①《開寶......
  • 《中藥大辭典》:白鷴拼音注音Bái Xián別名鵯雉(《爾雅》),白鵯、白雉(《爾雅》郭璞注),越禽(《動物學(xué)大辭典》),銀雞(《脊椎動物分類學(xué)》),銀雉(《中國動物圖譜·鳥類》)。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為雉科動物白鷴的肉。生境分布多見于山地......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鶴靈芝拼音注音Bái Hè Línɡ Zhī別名癬草來源爵床科白鶴靈芝屬植物白鶴靈芝Rhinacanthus nasutus (L.) Lindau (R. communis Nees),以枝或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
  • 拼音注音Bái Hè Jūn來源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東方栓菌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ametes orentalis (Yasuda)Imaz.[Polystictus orientalis Yasuda]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