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螃蟹七

    《全國中草藥匯編》:螃蟹七別名

    少穗鹿藥、少穗花、鐵拐子[西藏]

    來源

    百合科鹿藥屬植物管花鹿藥Smilacina henryi (Baker) Wang et Tang,以根狀莖和根入藥。秋季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

    甘,溫。

    功能主治

    溫陽補腎,祛風(fēng)除濕,活血祛瘀。用于陽痿,跌打損傷,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

    1~3錢。

    備注

    (1)同屬植物紫鹿藥Smilacina purpurea Wall.,在西藏地區(qū)亦以根狀莖同供藥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螃蟹七拼音注音Pánɡ Xiè Qī別名

    虎掌南星、天南星、狗爪南星、白南星、紅南星、狼毒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螃蟹七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isaema faregesii Buchet[A·Purpureogaleatum auct.non Engl.]

    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900-1600m的林下或灌叢內(nèi)多石處。我國特有。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螃蟹七,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直徑3-5cm,常具多數(shù)小球莖。鱗葉3,褐色,寬2-2.5cm,向上漸狹,最上的長約15cm。葉柄長20-40cm,粗6-7mm,下部1/4具鞘;葉片3深裂至3全裂,裂片全緣,中裂片近菱形,卵狀長圓形至卵形,長17-32cm,寬15-25cm;側(cè)裂片斜橢圓形,長9-23cm,寬6-16cm;中肋背面隆起,側(cè)脈9-10對,集合脈距邊緣約5mm。花序柄比葉柄短而細,長18-26cm。佛焰苞紫色,有蒼白色線狀條紋,管部近圓柱形,長4-8cm,直徑1.5-2cm,喉部邊緣耳狀反卷;檐部長圓三角形,拱形下彎或近直立,長6-12cm,寬4-4.5cm,長漸尖,具長1-4cm的尾尖。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長2.5-3cm,圓柱形,粗4-5mm,雄花有花藥2-4,藥室卵圓形,基部又開,頂孔開裂;雌花序長約2cm,子房具棱,頂部常圓形,花柱枝極短而粗,柱頭有毛;附屬器粗壯,圓錐狀,長約4.5-9cm,基部驟狹成短柄,上部長漸尖,先端鈍,粗1.5-5mm,近直立或上部略彎。花期5-6月。

    性狀

    性狀鑒別:塊莖多呈扁平皿狀,直徑2-4cm,高5-10mm,亦有呈不規(guī)則半球形。表面淡黃棕色或綠黑色,有的可見未去凈的淡棕色外皮。頂端凹陷(莖痕),周圍有數(shù)個深陷的須根痕,周邊有側(cè)芽,呈長圓形突起,其頂端凹陷。質(zhì)堅硬,呈角質(zhì)狀,有的略透明。無臭,味辣而麻。

    化學(xué)成分

    本品含三十七烷(heptatriacontane),苯甲酸(benzo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胡蘿卜甙(daucosterol),D-甘露醇(D-mannitol),D-葡萄糖(D-glu-cose),蔗糖(sucrose)和氯化膽堿(choline chloride)。

    藥理作用

    1.抗驚厥作用:螃蟹七50%醇提取物加水浸物具有抗士的寧致小鼠驚厥作用。

    2.毒性:螃蟹七50%醇提取物加水浸物制劑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16.5±2.0g/kg。

    性味

    味辛;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

    燥濕;祛風(fēng);化痰;散結(jié)。主中風(fēng)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破傷風(fēng)口噤;頸項強直;小兒驚風(fēng);痰咳;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g(須經(jīng)炮制后使用);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龍穿彩別名白龍串彩、白龍蒼、白龍昌菜、白花益母草、膿瘡草來源唇形科盤澤草屬植物白龍穿彩Panzeria alashanica Kupr.,以全草入藥。夏季花未開或初開時割取全草,曬干。性味辛、微苦,平。注意孕婦及無瘀者......
  • 《中藥大辭典》:百兩金拼音注音Bǎi Liǎnɡ Jīn別名八爪龍、八爪金龍(《草木便方》),開喉劍、葉下藏珠、狀元紅(《天寶本草》),山豆根、鐵雨傘、真珠涼傘(《福建中草藥》),野猴棗、珍珠傘(江西《草藥手冊》)。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為紫......
  • 拼音注音Bǎi Liǎnɡ Jīn Yè出處《福建中草藥》來源為紫金牛科植物百兩金的葉片。化學(xué)成分莖、葉含紫金牛酸、巖白菜素。性味《福建中草藥》:“微咸,涼。“功能主治《分類草藥性》:“包損傷,涂諸瘡,通淋?!罢洝吨兴幋筠o典》......
  • 《中國藥典》:百合拼音注音Bǎi Hé別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藥百合、家百合英文名BULBUS LILII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
  • 《中藥大辭典》: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出處《綱目》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種子。功能主治孫思邈:“治腸風(fēng)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湯服?!罢洝吨兴幋筠o典》《中華本草》: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英文名seed of 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