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歐當歸

    拼音注音ōu Dānɡ Guī英文名Root of Garden Lovage出處

    始載于《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桿物歐當歸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visticum officinalis Koch[Ligusticumleuisticum L.]

    采收和儲藏:春、秋季采挖其根,去除莖葉,洗凈,曬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華北及遼寧、陜西、新疆、山東、灌輸、河南等地有栽培。

    資源分布:原產(chǎn)亞洲本部。歐洲及北美各國亦多有栽培。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12.5m。全株有香氣;根肥大,有支根。莖光滑無毛,有縱溝紋,紫紅色,中空?;~和莖下中葉二至三國順羽狀分裂,有長柄,葉柄基部膨大成長圓形、帶紫紅色的葉鞘;莖上部葉通常僅一回羽狀分裂;莖生葉葉柄較短,最上部的葉多簡化成先端3裂的小葉片;葉緣下部全緣,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復傘形花序徑約12cm,傘輻12-20;總苞片7-11,小總苞片8-12,均為寬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反曲,邊緣白色,膜質(zhì);小傘形序近圓球形;萼齒不明顯;花黃綠以,花瓣基部有短爪。分生果橢圓形,背部稍扁壓,長5-7cm,寬3-4cm,側(cè)棱和背棱呈闊翅狀,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ㄆ?-8月,果期8-9月。

    化學成分

    含多種揮發(fā)油成分,主要為藁本內(nèi)酯(ligusti-lide)[1-4],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香茅醛(citronellal)[1]。還含亞丁基苯酞(butylidene phthalide)[4],正丁基苯酞(butylph-thalide),傘形花內(nèi)酯(umbelliferone),補骨脂素(psoralen),香柑內(nèi)酯(bergapten)[5],鐮葉芹二醇(falcarindiol)當歸二內(nèi)酯(ange-olide)[6],洋川芎內(nèi)酯(senkyunolide)[7],蕓香甙(rutin),山柰酚-3-O-蕓香甙(kaempferol-3-O-rutoside),異槲皮素(isoqrercetin),紫去英甙(adtragalin)[8],阿魏酸(ferulic acid),苯甲酸(benzonic acid),丁二酸(succinic acid),腺嘌呤(adenine),蔗糖(sucrose)。薄層色譜表明尚有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煙酸(nico-tinicacid)和氨基酸等[9]。此外,本品尚含5種新的藁本內(nèi)酯二聚體( ligustilidedimer)[6]。

    藥理作用

    根的水浸膏及揮發(fā)油具抑制子宮節(jié)律性收縮,對抗乙酰膽鹼對子宮和腸道平滑肌的痙攣作用。無水乙醇提取物有雌激素樣作用。

    性味

    味辛;微甘;性微溫

    功能主治

    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主經(jīng)閉;痛經(jīng);頭暈;頭痛;肢麻;水腫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治療閉經(jīng)、月經(jīng)澀少和痛經(jīng)均有一定療效。同時對頭暈、頭疼、四肢麻木、失眠、大便干燥等癥狀也有顯著療效。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慈姑花拼音注音Cí Gū Huā出處《福建民間草藥》來源為澤瀉利植物慈姑的花。功能主治《中國醫(yī)學大辭典》:“明目,去濕。治一切療腫痔漏?!啊办顫裰Γ谝痍?。“用法用量治一切疔瘡:慈姑花適量。用冷開水洗凈,搗敷患處。孕婦忌......
  • 拼音注音Cí Zhú別名甜慈、酒米慈、釣魚慈、叢竹來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葉、竹根(根狀莖)入藥。生境分布陜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性味苦、甘,微寒。......
  • 《中藥大辭典》:慈竹葉拼音注音Cí Zhú Yè出處《草木便方》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葉或卷而未放的嫩葉(慈竹葉)。 全年可采。摘下嫩葉,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陜西。產(chǎn)四川、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慈竹(《......
  • 《中藥大辭典》: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莖。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內(nèi)服:燉肉或煎湯,鮮者1~4兩。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英文名rhizome ......
  • 《中藥大辭典》:慈竹氣筍拼音注音Cí Zhú Qì Sǔn別名陰慈竹筍子、陰筍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出處《草木便方》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筍,曬干。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微甘,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