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廣西中草藥》
為錦葵科植物小柴胡的根。夏、秋采收,陰干。
《廣西中草藥》:"味微酸澀,性涼,無毒。"
孕婦慎服。
①《南寧市藥物志》:"治久痢,瘧疾。"
②《廣西中草藥》:"治濕熱痢。"
③《閩東本草》:"治黃疸。"
內(nèi)服:煎湯,0.8~1兩。
治痢疾:膿見愁根一兩。水煎沖黃糖服。(《廣西中草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小柴胡的根。夏、秋采收,陰干。
性味《廣西中草藥》:"味微酸澀,性涼,無毒。"
注意孕婦慎服。
功能主治①《南寧市藥物志》:"治久痢,瘧疾。"
②《廣西中草藥》:"治濕熱痢。"
③《閩東本草》:"治黃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兩。
復(fù)方治痢疾:膿見愁根一兩。水煎沖黃糖服。(《廣西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