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粘米泔水(《本草述》)。
《綱目》
為淘洗糯米時,第二次濾出的米泔水。
《綱目》:"甘,涼,無毒。"
①《梅師集驗(yàn)方》:"治霍亂,心悸,熱,心煩渴,以糯米水清研之,(或)冷熟水混取米泔汁,任意飲之。"
②《綱目》:"益氣,解毒。食鴨肉不消者,頓飲一盞。"
粘米泔水
出自《本草綱目》
藥材基源:為淘洗糯米時,第2次濾出的米泔水。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甘;涼;無毒
除煩;止渴。主霍亂;心煩口渴
內(nèi)服:加熱溫飲,100-200ml。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粘米泔水(《本草述》)。
出處《綱目》
來源為淘洗糯米時,第二次濾出的米泔水。
性味《綱目》:"甘,涼,無毒。"
功能主治①《梅師集驗(yàn)方》:"治霍亂,心悸,熱,心煩渴,以糯米水清研之,(或)冷熟水混取米泔汁,任意飲之。"
②《綱目》:"益氣,解毒。食鴨肉不消者,頓飲一盞。"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糯米泔拼音注音Nuò Mǐ Gān別名粘米泔水
英文名Water in which glutinous rice has been washed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藥材基源:為淘洗糯米時,第2次濾出的米泔水。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性味甘;涼;無毒
功能主治除煩;止渴。主霍亂;心煩口渴
用法用量內(nèi)服:加熱溫飲,100-200ml。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