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糯米泔

    《中藥大辭典》:糯米泔拼音注音Nuò Mǐ Gān別名

    粘米泔水(《本草述》)。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淘洗糯米時,第二次濾出的米泔水。

    性味

    《綱目》:"甘,涼,無毒。"

    功能主治

    ①《梅師集驗(yàn)方》:"治霍亂,心悸,熱,心煩渴,以糯米水清研之,(或)冷熟水混取米泔汁,任意飲之。"

    ②《綱目》:"益氣,解毒。食鴨肉不消者,頓飲一盞。"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糯米泔拼音注音Nuò Mǐ Gān別名

    粘米泔水

    英文名Water in which glutinous rice has been washed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淘洗糯米時,第2次濾出的米泔水。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性味

    甘;涼;無毒

    功能主治

    除煩;止渴。主霍亂;心煩口渴

    用法用量

    內(nèi)服:加熱溫飲,100-200ml。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冰球子別名山慈姑、山蘭來源蘭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以假鱗莖入藥。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辛,寒。有小毒。注意本品有毒,多作外用。功能主治解毒行瘀,殺蟲消癰。主治癰疽瘡腫,......
  • 《中藥大辭典》:冰糖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出處《綱目》來源為白沙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jié)晶。歸經(jīng)入脾、肺二經(jīng)。性味味甘,性平,無毒。功能主治補(bǔ)中益氣,和胃潤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含化或入......
  • 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 Cǎo別名土甘草、四時茶、米碎草來源玄參科野甘草屬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甘,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濕,疏風(fēng)止癢。用于感冒發(fā)熱,肺熱咳嗽,腸炎,細(xì)菌......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 Aneurolepidium das......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 Gēn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秋季采挖,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潤濕肥沃沙地、渠邊、田埂、丘間低地。分布東北、河北、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陜西、山西、內(nèi)蒙古等地。原形態(tài)賴草,又名:厚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