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馬交兒

    拼音注音Mǎ Jiāo ér別名

    老鼠拉冬瓜、土花粉、土白蘞

    來源

    為葫蘆科馬交兒屬植物馬交兒Melothria ndica Lour.[Zehneria indica (Lour.)C. Y. Wu],以入藥。夏季采葉,秋季挖根,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于低山坡地、村邊草叢。分布于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和云南等省區(qū)。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長1~2米,有不分枝卷須。根部分膨大成一串紡錘形塊根,大小相同,故有老鼠拉冬瓜之名,富含淀粉,所以也作土花粉用。莖纖細(xì),柔弱。單葉互生,有細(xì)長柄;葉片卵狀三角形,膜質(zhì),長3~8厘米,先端尖,基部戟狀心形,邊緣疏生不規(guī)則鈍齒,有時(shí)3淺裂,兩面均粗糙。夏季開白色花,單性同株,單生或數(shù)朵聚生于葉腋;花梗細(xì)長,絲狀,可達(dá)2.5厘米;花冠三角鐘形,直徑約8毫米,5淺裂,裂片卵形;雄花有3雄蕊;雌花子房下位。果實(shí)卵形或近橢圓形,長1~2厘米,橙黃色,果皮甚薄,內(nèi)有多數(shù)扁平種子。

    性味

    甘、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用于咽喉腫痛,結(jié)膜炎;外用治瘡瘍腫毒,淋巴結(jié)結(jié)核,睪丸炎,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鮮根、葉搗爛敷患處。

    復(fù)方

    紅斑狼瘡:馬交兒根5~6錢,用水大半碗,煎沸片刻,每日服1次或2次。

    備注

    1、同屬植物茅瓜Melothria heterophylla (Lour.)Cogn.[Solena heterophylla Lour.]與前種極相似,但塊根較大。葉形多變,由3~5深裂或多裂,中間裂片長大,基部多戟形。果多為長圓形,較大,長2~4里。分布地區(qū)除與前種一致外,西藏也產(chǎn)。塊根也與馬交兒同等入藥。

    2、同屬植物斑馬交兒Melothria punctata (Thunb.) Cogn.的根含瓜苦素B(Cucurbitacin B,C32H46O8)及瓜苦素D(cucurbitacin D,C30H44O7)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臭柏拼音注音Chòu Bǎi別名新疆圓柏、雙子柏(《中國高等植物圖鑒》),阿爾叉、霍寧-阿爾茨(蒙名)。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葉、球果。春、夏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地、多石的干旱荒山和林下。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臭梧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別名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楸茶葉、后庭花來源馬鞭草科赪桐屬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on trichotomum Thunb.,以根、莖、葉入藥。春秋采根及莖,開花前采葉,......
  • 《中藥大辭典》:臭梧桐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實(shí)或帶宿萼的果實(shí)。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fēng)濕,平喘?!坝梅ㄓ昧績?nèi)臟:煎湯,3~5錢。外用:敷貼。復(fù)方①治氣喘及風(fēng)濕痛:臭梧......
  • 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Gēn別名芙蓉根(《綱目拾遺》)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后采收,除去泥雜及莖葉?;瘜W(xué)成分含賴桐二醇烯酮、賴桐酮、赪桐甾醇。性味①《浙江民間草藥》: “味苦,性寒?!阿凇端拇ㄖ兴幹尽罚?.....
  • 《中藥大辭典》:臭梧桐花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Huā別名龍船花(《泉州本草》)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花。功能主治治頭風(fēng),痢疾,疝氣。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研末或浸酒。復(fù)方①治風(fēng)氣頭風(fēng):臭梧桐花陰干,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