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木姜花

    拼音注音Mù Jiānɡ Huā別名

    魚香菜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木姜花。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常生于陽坡;或栽培于園圃。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直立草本。莖方形,帶紫紅色,密被細(xì)短柔毛,上部有對(duì)生的分枝。葉對(duì)生;橢圓形,長3~5厘米,寬1.5~2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兩面密被細(xì)短柔毛,下面有多數(shù)金黃色腺點(diǎn);具柄?;ㄐ。懦删o密的穗狀花序;苞片線形,較花為長;萼鐘形,5齒裂;花冠淡紫色,略2唇形,有稀微的淺裂,與萼、苞片均被白色綿毛;雄蕊4,伸出花冠管外。小堅(jiān)果4枚,直立,光滑。

    性味

    辛,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解表。治感冒,療瘡,鼻淵,喉蛾。

    復(fù)方

    ①治傷風(fēng)感冒:木姜花五錢,生姜三片。煎水服。

    ②治疔瘡:木姜花加豆豉搗絨,外敷患處。

    ③治鼻淵:木姜花搗絨塞鼻孔。

    ④治蛾子:木姜花搗汁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刺玫花拼音注音Cì Méi Huā出處《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花。功能主治治月經(jīng)過多。用法用量刺玫花3~6朵,煎水服。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刺玫花拼音注音Cì Méi Huā英文名Flower......
  • 別名乳蠶、小刺瓜、野苦瓜來源蘿藦科牛皮消屬植物刺瓜Cynan chum corymbosum Wight [Cyathella corymbosa (Wight) Tsiang et Zhang],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曬干。性味甘、淡,平......
  • 《中藥大辭典》:刺瓜米草拼音注音Cì Guā Mǐ Cǎo別名刺梭羅出處《貴州草藥》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刺瓜米草的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陰山巖縫。分布云南、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灌木,莖枝均具針刺。葉互生,硬革質(zhì),有柄,葉片長橢圓形,長1.2~2......
  • 拼音注音Cì Gài Cǎo別名大刺蓋出處《四川常用中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羅平薊的根。秋季采根,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路旁草叢中向陽處。分布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dá)1.5米。根粗壯,須根白色。莖直立,具明顯縱棱槽,疏生卷曲的細(xì)柔毛。葉互......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石榴拼音注音Cì Shí Liu別名山石榴來源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峨眉薔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藥。果成熟時(shí)采,去果柄及宿萼,曬干。性味微酸、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痢。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