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鯽魚骨

    《中藥大辭典》:鯽魚骨拼音注音Jì Yú Gǔ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鯉科動物鯽魚。

    功能主治

    《食療本草》:"燒為灰,敷匿瘡。"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鯽魚骨拼音注音Jì Yú Gǔ英文名Goldfish bone出處

    出自《食療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鯽魚的骨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收集鯽魚之骨,洗凈,晾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鯽魚適應(yīng)性很強,是一種廣溫性魚類。

    資源分布:我國除西部高原地區(qū)外,各省區(qū)均有分布。

    原形態(tài)

    鯽魚,體側(cè)扁,寬而高,腹部圓。頭小。吻鈍。口端位。無須。眼大。下咽齒1行,側(cè)扁,傾斜面有一溝紋。鰓耙37-54,細(xì)長,呈披針形。鱗大,側(cè)線鱗。背鰭4,15-19,鰭長,起點在吻端至尾鰭基之中間。臀鰭3,5,背、臀鰭均有硬刺。全身呈銀灰色,背部色略暗。各鰭均為灰色。

    歸經(jīng)

    肝經(jīng)

    性味

    咸;溫

    功能主治

    殺蟲;斂瘡。主瘡腫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燒灰研末敷。

    各家論述

    《食療本草》:燒為灰,敷NIE瘡。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ān Tāi Yào別名骨筋草、嚇唬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酢漿草科植物無柄感應(yīng)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iophytum sessile(Buch.Ham.)K.Kunth采收和儲藏:夏、秋季節(jié)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
  • 拼音注音ān Lónɡ Xiānɡ Kē Kē別名里蘇子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安龍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ercrium anlungense C.Y.Wu et S.Chow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
  • 拼音注音ān ( Cǎo Lǘ )別名庵(艸閭)草、庵 (艸閭)篙、淹 (艸閭)、覆(艸閭)、臭篙、庵蒿英文名all-grass of keiske Wormwood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庵(艸閭)的全草。拉丁植物動......
  • 拼音注音ān ( Cǎo Lǘ ) Zǐ英文名fruit of keiske Wormwood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庵(艸閭)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sia keiskeana Miq.采收和儲藏:冬......
  • 拼音注音ān Mó Lè別名余甘子(《臨海異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迦果(《綱目》),望果(《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油甘子(《廣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寧市藥物春》),橄攬子(《四川中藥志》),喉甘子、魚木果(《廣西藥植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