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君遷子

    《全國中草藥匯編》:君遷子拼音注音Jūn Qiān Zǐ別名

    軟棗、紅藍棗、黑棗

    來源

    柿樹科君遷子Diospyros lotus L.,以入藥。

    生境分布

    山東、河北、江西。

    化學(xué)成分

    含7-甲基胡桃醌(7-methyljuglone)、君遷子醌(mamegakinolle)、異柿醌(isodiospyrine)、雙異柿醌(bisisodiospyrin)等。

    含楊梅皮甙(myricetrin,C21H20O12)。

    性味

    甘、澀,平。

    功能主治

    止渴,除痰。治消渴。

    用法用量

    1~2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君遷子拼音注音Jūn Qiān Zǐ別名

    梬棗、小柿、模棗(《廣志》),牛奶柿(崔豹《古今注》),軟棗(《千金·食治》),丁香柿(《日用本草》),紅藍棗(《綱目》)。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柿科植物君遷子果實。10~11月果實成熱時采收。

    生境分布

    生長于山谷、山坡,或為栽培。分布遼寧、河北、山東、陜西、山西、湖北和中南、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達14米。老樹皮暗黑色,深裂成方塊狀;幼枝灰綠色,有短柔毛。單葉互生,橢圓形至長圓形,長6~12厘米,寬3.5~5.5匣米,先端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上面深綠色,初時密生柔毛,后漸脫落,下面近白色,至少在脈上有毛;葉柄長5~25毫米。花單性,雌雄異株,簇生于葉腋;花淡黃色至淡紅色;花萼密生灰色柔毛,裂片三角形;雄花2~3朵集生,長約5毫米,雄蕊16;雌花長1厘米,近無桁。漿果近球形至橢圓形,長1.8厘米,直徑1~1.5厘米,初熟時為淡黃色,后變藍黑色,被有白蠟層。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化學(xué)成分

    果實含鞣質(zhì)。根含萘醌類成分:7-甲基胡桃葉醌、君遷子醌、異柿屬素、雙異柿屬素。本植物還含三萜類成分:白樺脂醇、白樺脂酸、蒲公英賽醇、蛇麻脂醇、熊果酸、β-谷甾醇等。

    性味

    甘澀,涼。

    ①《千金·食治》:"味苦澀,冷,無毒。"

    ②《本草拾遺》:"味甘,平,無毒。"

    ③《海藥本草》:"微寒,無毒。"

    注意

    《千金·食治》:"多食動宿病,益冷氣,發(fā)咳嗽。"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遺》:"止渴,去煩熱,令人潤澤。"

    ②《海藥本草》:"主消渴,煩熱,鎮(zhèn)心。"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君遷子拼音注音Jūn Qiān Zǐ別名

    梬棗、小柿、(木耎)棗、牛奶柿、軟棗、丁香柿、紅藍棗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本草綱目》:君遷之名,始見于左思《吳都賦》,而著其狀于劉欣期《交州記》,名義莫詳。耎棗,其形似棗而軟也。

    2.司馬光《名苑》云,君遷子似馬奶,即今牛奶柿也,以形得名。

    3.崔豹《古今注》云,牛奶柿即軟棗,葉如柿,子亦如柿而小。唐宋諸家,不知君遷、耎棗、牛奶柿皆一物,故詳證之。君遷,其木類柿而葉長,但結(jié)實小而長,狀如牛奶,干熟則紫黑色。一種小圓如指頭大

    來源

    藥材基源:為柿科植物君遷子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pyros lotus L.

    采收和儲藏:10~11月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2300m的山坡、山谷或林緣,各地多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可達30m。樹皮灰黑色或灰褐色;幼枝灰綠色,有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5-25mm;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長5-13cm,寬2.5-6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鈍圓或闊楔形,上面深綠色,初時密生柔毛,有光澤,卜面近白色,至少在脈上有毛?;▎涡?,雌雄異株,簇生十葉腋;花淡黃色至淡紅色;雄花1-3朵腋生,近天梗;花萼鐘形,4裂,稀5裂,裂片卵形,先端急尖,內(nèi)面有絹毛,花冠壺形,4裂,邊緣有睫毛,雄蕊16枚,每2枚連生成對,子房退化;雌花單生,幾無梗;花萼4裂,裂至中部,兩面均有毛,裂片先端急尖,花冠壺形,裂片反曲,退化雄蕊8,花柱4。漿果近球形至橢圓形,初熟時淡黃色,后則變?yōu)樗{黑色.被白蠟質(zhì)。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陽光,耐嚴寒,根系發(fā)達,適應(yīng)性強。對土壤選擇不嚴。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采成熟果實,搓去果肉,取出種子,在小雪節(jié)前后,用濕沙層積,第2年春季播種,也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直播田間,越冬前澆次透水,翌春即可出苗。

    化學(xué)成分

    果實含鞣質(zhì)[1]。

    性味

    甘;澀;性涼

    注意

    《千金·食治》:多食動宿病,益冷氣,發(fā)咳嗽。

    功能主治

    清熱;止渴。主煩熱;消渴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止渴,去煩熱,令人潤澤。

    2.《海藥本草》:主消渴,煩熱,鎮(zhèn)心。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刺槐花拼音注音Cì Huái Huā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生境分布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原形態(tài)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葉喬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樹皮褐色,有深裂槽;枝上具刺針。葉互生;......
  • 《中藥大辭典》:刺沙蓬拼音注音Cì Shā Pénɡ別名豬毛菜、大翅豬毛菜(《東北植藥圖志》),扎蓬棵(《中國藥植圖鑒》),風滾草(《吉林中草藥》)。出處《中國藥植圖鑒》來源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夏季開花時割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質(zhì)土、......
  • 拼音注音Cì Hǎi Sōnɡ別名刺松藻來源藻類綠藻門刺海松Codium fragile (Sur.)Hariot,以葉狀體入藥。性味甘、咸,寒。功能主治驅(qū)蛔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猬皮拼音注音Cì Wei Pí別名猬皮、刺鼠皮、刺球子皮來源刺猬科動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或短刺猬Hemichianus dauricus Sundevall的干燥外皮。將皮剝下,撒上一層石......
  • 拼音注音Cì Méi別名刺玫果、紅根來源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以花、果和根入藥。夏季采花,陰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性味花:甘、微苦,溫。果:酸,溫。根:苦、澀,平。功能主治花:止血,和血,解郁調(diào)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