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刺玫

    拼音注音Cì Méi別名

    刺玫果、紅根

    來源

    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以花、果入藥。夏季采花,陰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

    性味

    花:甘、微苦,溫。

    果:酸,溫。

    根:苦、澀,平。

    功能主治

    花:止血,和血,解郁調(diào)經(jīng)。用于吐血,血崩,肋間神經(jīng)痛,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

    果:健脾胃,助消化。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脹滿,小兒食積。

    根:止咳祛痰,止痢,止血。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腸炎,細(xì)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宮出血,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花1~2錢;果、根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ǎi Shù別名柏、香扁柏來源柏科柏屬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以種子、葉和樹脂等入藥。種子于球果秋季未裂開前采摘;樹脂......
  • 《中藥大辭典》:柏樹葉拼音注音Bǎi Shù Yè出處《分類草藥性》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葉。全年可采,剪取枝葉,陰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公路旁、古墓和廟宇等處常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原形態(tài)柏木,又名:香柏(《三輔舊事》),香扁柏、垂......
  • 《中藥大辭典》:柏樹果拼音注音Bǎi Shù Guǒ別名柏樹子(《分類草藥性》),香柏樹子(《四川中藥志》)。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實。8~10月,果實長大而未裂開時采收。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柏樹葉“條。性味苦澀,平。①《分......
  • 拼音注音Bǎi Shù Gēn來源藥材基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曬干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我國特產(chǎn)樹種。資源分布:分布于......
  • 《中藥大辭典》:柏樹油拼音注音Bǎi Shù Yóu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樹干滲出的樹脂。砍斷樹干,待樹脂滲出凝結(jié)后,7~8月間采。性味①《草木便方》:“甘,平?!阿凇吨貞c草藥》:“淡澀,平,無毒?!肮δ苤髦戊铒L(fēng),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