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頷蛇頭

    《中藥大辭典》:黃頷蛇頭拼音注音Huánɡ Hàn Shé Tóu出處

    《綱目》

    來源

    為游蛇科動物黑眉錦蛇頭部。

    功能主治

    《綱目》:"主久瘧及小腸癰。"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燒灰入丸、散。外用:煅研,調(diào)涂。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黃頷蛇頭拼音注音Huánɡ Hàn Shé Tóu英文名Striped racer head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游蛇科動物黑眉錦蛇的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phe taeniurus Cope

    采收和儲藏:春至秋季捕捉后,加工時取頭,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海拔300-3000m的平原,丘陵及山地。以鼠、鳥、蛙等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于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黑眉錦蛇,體形較大,全長可達2m以上。頭頸區(qū)分明顯,上唇和咽喉部黃色,背面黃綠、灰綠或棕灰色,體前部背正中具黑色梯狀橫紋,體后黑色縱線延伸至尾末端,眼后具黑色眉紋,腹灰白色,但前端、尾部及體側(cè)為黃色??羟镑[1(2),其下方常有1-2枚小鱗,眶后鱗2(3);顳鱗2(1、3)+3(4、2、5),上唇鱗4-2-3(3-2-3、5-2-3)式。背鱗25(23)-25(23、21)-19-(17)行,中段9-17行微棱;腹鱗225-267;肛鱗2分,尾下鱗76-122對。

    歸經(jīng)

    心;脾經(jīng)

    性味

    甘;溫

    功能主治

    截瘧;解毒消腫。主久瘧;癰腫;痔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入丸、散,適量。外用:適量,煅研,調(diào)涂。

    各家論述

    《綱目》:主久瘧及小腸癰。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Huā Jiān Jiá Shù別名堅莢樹出處《救荒本草》載有堅莢樹,云:“生輝縣太行山谷中,其樹枝干堅勁,可以作棒。皮色烏黑,對分枝叉。葉亦對生,葉似拐棗葉而大,微薄,其色淡綠;又似土欒葉,極大而光澤。開黃花,結(jié)小紅子。其......
  • 拼音注音Bái Huā Xià Kū Cǎo別名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出處《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異葉青蘭的全草。于6~7月花開時,采回全草,洗凈泥土,除去殘葉敗枝,以木棒將莖砸扁,晾干。生境分布生于田邊路旁、坡......
  • 《中藥大辭典》:白花射干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è Gān別名冷水丹(《植物名實圖考》)。出處《植物名實圖考》來源為駕尾科植物白花射干的根或全草。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坡上。分布于東北、華北和山東、江蘇等地。原形態(tài)白花射干,又名:搜山虎、金盞......
  • 來源唇形科青蘭屬植物白花巖青蘭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 var. albiflorum Schischk.,以全草入藥。7~8月采收,切段曬干。性味辛,涼。功能主治分散風(fēng)熱,涼血降壓。用于感冒發(fā)熱,高血壓病,......
  • 《中藥大辭典》:白花映山紅拼音注音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別名白杜鵑花(《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照山白(《華北經(jīng)濟植物志要》),白艷山紅(《貴州民間方藥集》)。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白花杜鵑的花、根或莖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