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紅花綠絨蒿

    《中藥大辭典》:紅花綠絨蒿拼音注音Hónɡ Huā Lǜ Rónɡ Hāo別名

    阿柏幾麻魯(藏名)

    出處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

    為罌粟科植物紅花綠絨蒿花莖果實。8~9月采花莖及果實,分別干燥處理,收存?zhèn)溆谩?/p>生境分布

    生于林緣、溝邊、山坡草地。分布四川西北部、青海東南部和甘肅南部。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高約1米。莖細長,全株有金黃色長毛,葉12~20,均基生,有長柄,長6~34厘米;葉片狹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2.8~18厘米,寬1.2~3厘米,有3或5條主脈,邊緣全緣,兩面均生短糙毛?;ü?~6條,高32~75厘米,生伸展的糙毛;花單生花葶頂端,下垂;花瓣4(~6),深紅色,狹橢圓形,長達9厘米,寬達4厘米,先端鈍;雄蕊長達2.4厘米,花藥長約3.5毫米,花絲條形,淡紅色;子房卵形,密生黃色粗毛,花柱幾不存,柱頭短圓柱形,有數(shù)棱,呈翼狀。蒴果,有黃色刺毛。

    歸經

    入肝、腎經。

    性味

    苦澀,微溫。

    功能主治

    鎮(zhèn)痛,止咳,固澀,抗菌。治遺精,白帶,肝硬化。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錢。

    復方

    ①治神經性頭痛:紅花綠絨蒿配藁本,煎湯服。

    ②治腸炎:紅花綠絨蒿配地榆、薺菜,煎湯服。

    ③治遺精,白帶,腎性水腫:紅花綠絨蒿配懸鉤子根、峨參,燉肉吃。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紅花綠絨蒿拼音注音Hónɡ Huā Lǜ Rónɡ Hāo別名

    阿柏幾麻魯。

    英文名Scape and fruit of Redflower Meconopsis出處

    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紅花綠絨蒿的帶花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conopsis punicea Maxim.

    采收和儲藏:花盛開期采收全草,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0-4000m的山坡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紅花綠絨蒿 多年生草本,高30-75cm。基生葉12-20片;葉柄長6-34mm;葉片狹倒卵形或倒卵形,長2.8-18cm,寬1.2-3cm,有3或5條主脈,邊緣全緣,兩面均被短糙毛?;ㄝ?-6條,高32-75cm,被棕黃色分枝且分折的硬毛;花單生于頂端,下垂;花瓣4(-6),深紅色,狹橢圓形,長達9cm,寬約4cm,先端鈍;雄蕊多數(shù),長達2.4cm,花藥長約3.5mm,花絲線形,淡紅色;子房卵形,密被黃色糙毛,花柱幾不存,柱頭短圓柱形,有縱棱。蒴果橢圓狀長圓形,長1.8-2.5cm,寬1-1.3cm,無毛或被黃色刺毛,4-6瓣自先端向下微裂。種子密具乳突?;ā⒐?-9月。

    化學成分

    從全株中分得8個化合物:香草酸(Vanillic acid),肉桂酸(cinnamic acid),今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ο-phthalate),香豆酸(coumaric acid),異鼠李素(isorhamnetin),威爾士綠絨蒿定堿(mecambridine),甲氧基威爾士綠絨蒿定堿(methoxymecambridine),阿包堿(alborine)。

    歸經

    肝;腎經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止痛。主高熱;肺結核;肺炎;肝炎;痛經;白帶;濕熱水腫;頭痛;高血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樟科植物紅葉甘橿的葉。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雜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貴州、河南、陜西,甘肅等地。原形態(tài)紅葉甘橿,又名:桂子樹。落葉喬木,高達10米。......
  • 《中藥大辭典》:矮腳羅傘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別名雪下紅、珊瑚珠(《花鏡》),短腳三郎(《植物名實圖考》),小羅傘(《陸川本草》),矮茶風、毛莖紫金牛(《四川中藥志》),九節(jié)龍、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藥》)。出處《陸川本草......
  • 《中藥大辭典》:矮腳苦蒿拼音注音ǎi Jiǎo Kǔ Hāo別名魚膽草、苦艾、勁直假蓬(《云南中草藥選》),金龍膽草(《四川中草藥通訊》)。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秋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分布云南、四川。......
  • 《中藥大辭典》:矮腳龍膽拼音注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龍膽科植物小龍膽草的全草。秋、冬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較高山地的草叢中。分布云南、廣東等地。原形態(tài)小龍膽草:矮小草本,高約4厘米。莖單生或數(shù)......
  • 別名圓葉豆瓣草、坐鎮(zhèn)草來源蕁麻科矮莖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Gaud.) Hook. et Arn.,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遼寧、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性味辛,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瘀止痛。主治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