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滇南本草》
葫蘆科植物瓠子的種子。
含油51.57%。油中含飽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亞油酸58.6%。
《滇南本草》:"煎湯,治啞瘴;治棒瘡跌打,搽之;與生姜同撮,治咽喉腫疼。"
出自《滇南本草》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瓠子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 Var. Clavata Ser.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將成熟的果實(shí)剖開,取出種子,洗凈,曬干。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zhì)長柔毛,老后漸脫落。葉互生;葉柄長達(dá)20cm,被毛;頂端有2腺體;卷須纖細(xì),上部分2歧;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cm,不分裂或稍淺裂,邊緣小齒?;▎涡?,雌雄同株;花白色。雄花花萼筒漏斗狀,裂片披針形,花冠裂片皺波狀;雄蕊3,花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似雄花;子房圓柱狀,密被粘質(zhì)長柔毛。果實(shí)粗細(xì)均勻而呈圓柱狀,稍彎曲,長60-80cm,綠白色,果肉白色?;ㄆ?-8月,果實(shí)8-9月。
含油51.57%。油中含飽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亞油酸58.6%。
肺經(jīng)
甘;寒
解毒;活血;辟穢。主咽喉腫痛;跌打損傷;山嵐癉氣。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湯擦浴。
《滇南本草》:煎湯,治啞瘴;治棒瘡跌打,搽之;與生姜同服,治咽喉腫疼。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滇南本草》
來源葫蘆科植物瓠子的種子。
化學(xué)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飽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亞油酸58.6%。
功能主治《滇南本草》:"煎湯,治啞瘴;治棒瘡跌打,搽之;與生姜同撮,治咽喉腫疼。"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瓠子子拼音注音Hù Zǐ Zǐ英文名seed of Hispid Bottle Gourd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瓠子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 Var. Clavata Ser.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將成熟的果實(shí)剖開,取出種子,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zhì)長柔毛,老后漸脫落。葉互生;葉柄長達(dá)20cm,被毛;頂端有2腺體;卷須纖細(xì),上部分2歧;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cm,不分裂或稍淺裂,邊緣小齒?;▎涡?,雌雄同株;花白色。雄花花萼筒漏斗狀,裂片披針形,花冠裂片皺波狀;雄蕊3,花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似雄花;子房圓柱狀,密被粘質(zhì)長柔毛。果實(shí)粗細(xì)均勻而呈圓柱狀,稍彎曲,長60-80cm,綠白色,果肉白色?;ㄆ?-8月,果實(shí)8-9月。
化學(xué)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飽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亞油酸58.6%。
歸經(jīng)肺經(jīng)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解毒;活血;辟穢。主咽喉腫痛;跌打損傷;山嵐癉氣。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湯擦浴。
各家論述《滇南本草》:煎湯,治啞瘴;治棒瘡跌打,搽之;與生姜同服,治咽喉腫疼。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