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柴胡2兩,澤瀉2兩,橘皮(一方用桔梗)2兩,黃芩2兩,枳實(shí)2兩,旋覆花2兩,升麻2兩,芒消2兩,生地黃(切)1升。
小腸熱脹,口瘡。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芒消,分3服。
《千金方衍義》:以升、柴升散于上,旋、橘開發(fā)于中,芩、澤分利于前,枳、消蕩滌于后,四通分泄其源,庶免遷延之患。然恐藥力過峻,即以地黃保護(hù)心包,不使熱邪干犯心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柴胡2兩,澤瀉2兩,橘皮(一方用桔梗)2兩,黃芩2兩,枳實(shí)2兩,旋覆花2兩,升麻2兩,芒消2兩,生地黃(切)1升。
功能主治小腸熱脹,口瘡。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芒消,分3服。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以升、柴升散于上,旋、橘開發(fā)于中,芩、澤分利于前,枳、消蕩滌于后,四通分泄其源,庶免遷延之患。然恐藥力過峻,即以地黃保護(hù)心包,不使熱邪干犯心也。
摘錄《千金》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