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海杧果

    拼音注音Hǎi Mánɡ Guǒ別名

    黃金茄、牛心荔、牛心茄、山杧果

    來源

    夾竹桃科海杧果Cerbera manghas L.,以樹液入藥。

    生境分布

    臺灣、廣東、廣西。

    化學(xué)成分

    核仁含氫氰酸和海杧果甙(cerberin)等。

    據(jù)報道:印度產(chǎn)的海杧果含海杧果甙和類海杧果甙(cerberoside)。

    藥理作用

    海杧果甙具有強(qiáng)心作用。國產(chǎn)海杧果甙與哇巴因比較,是一個顯效快,正性肌力作用更強(qiáng),持續(xù)時間更短的強(qiáng)心甙,用于治療心力衰竭的急性病例,可能優(yōu)于哇巴因。

    功能主治

    催吐,瀉下。

    備注

    核、葉、果有毒,核仁最毒,莖顯生物堿及酚性物質(zhì)反應(yīng),種子可毒魚,誤食果實(shí)中毒時,可用對癥療法;民間用灌鮮羊血,飲椰子水解毒。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抱樹蓮拼音注音Bào Shù Lián別名抱石蓮、瓜子菜、飛蓮草來源蕨類水龍骨科抱樹蓮屬植物抱樹蓮Drymoglossum piloselloides (L.) Presl,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甘......
  • 《全國中草藥匯編》:拔毒散拼音注音Bá Dú Sàn別名小黃藥、小迷馬樁、迷馬樁棵、小克麻、巴掌葉、肯麻尖來源錦葵科黃花稔屬植物四川黃花稔Sida szechuenensis Matsuda,以全株入藥。秋末采收,洗凈切碎,曬干備用。性味苦......
  • 拼音注音Bá Dú Cǎo別名筋骨草、散血草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juga macrosperma Wall. Ex Benth.采收和儲藏:2-3月花開時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
  • 拼音注音Bān Dǎo Zènɡ別名七星箭[四川]來源藍(lán)雪科角柱花屬植物紫金蓮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和藍(lán)雪花C. plumbaginoides Bunge,以根入藥。夏秋采集,曬干。性味甘、辛,溫......
  • 拼音注音Bò Lán別名苤藍(lán)、撇藍(lán)、茄連、甘藍(lán)、玉蔓青、芥蘭頭、玉頭、香爐菜。出處本品載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藍(lán)?!掇r(nóng)政全書》“芥藍(lán)“條載:“但食根之菜,如芥、蘆菔、蔓青之屬,魁皆在土中;此則魁在土上,為異耳。“所述特征與球莖甘藍(lán)一致。《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