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皋蘆

    《中藥大辭典》:皋蘆拼音注音Gāo Lú別名

    過(guò)羅、拘羅、物羅(《南越志》),瓜蘆(陶弘景),苦艼(《南越筆記》)。

    出處

    《本草拾遺》

    來(lái)源

    為山茶科植物皋蘆。

    生境分布

    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灌木,全體與茶相似,惟枝干較粗大。葉長(zhǎng)橢圓形,長(zhǎng)10~15厘米,寬5~7厘米,鋸齒緣。花腋生,白色,比茶花略大;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數(shù);子房上位;花梗長(zhǎng)。蒴果扁圓形?;ㄆ谇锛尽?/p>性味

    ①陶弘景:"苦澀。"

    ②《綱目》:"苦,平,無(wú)毒。"

    注意

    《綱目》:"胃冷者不可用。"

    功能主治

    治頭痛煩熱,喉痛,淋病,

    ①《本草拾遺》:"煮為飲,止渴明目,除煩,不睡,消痰。"

    ②《海藥本草》:"通小腸,治淋,止頭痛煩熱。"

    ③《綱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皋蘆拼音注音Gāo Lú別名

    過(guò)羅、拘羅、物羅、瓜蘆、苦簦、苦艼。

    英文名Largeleaf Tea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陶弘景:瓜蘆,木亦似茗,苦澀,取其葉作屑煮飲,即通夜不睡。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皋蘆的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f.macrophyll (Sieb.)Kitamura

    采收和儲(chǔ)藏:春、夏季采集,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大葉茶 常綠灌木,全體與茶相似,惟枝干較粗大。葉長(zhǎng)橢圓形,長(zhǎng)10-15cm,寬5-7cm,邊緣有鋸齒?;ㄒ干咨?,較茶藥略大;花梗長(zhǎng);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數(shù);子房上位。蒴果扁圓形。花期9-10月。

    性狀

    性狀鑒別 幼嫩葉多干縮成條形,長(zhǎng)1-4cm;老葉長(zhǎng)橢圓形,長(zhǎng)可達(dá)15cm。葉片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表面綠褐色或棕綠色;葉柄短;嫩葉紙質(zhì),老葉微革質(zhì),易碎。氣微清香,味苦、微澀。

    歸經(jīng)

    心;肝;肺;膀胱經(jīng)

    性味

    苦;寒

    注意

    胃冷者不可用。

    功能主治

    清熱除煩;止渴;明目。主煩熱頭痛;口渴;目昏;咽喉腫痛;淋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0g。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煮為飲,止渴明目,除煩,不睡,消痰。

    2.《海藥本草》:通小腸,治淋,止頭痛煩熱。

    3.《綱目》:噙咽清上膈,利咽喉。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Yīnɡ別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風(fēng)藤、排風(fēng)藤、毛秀才、葫蘆草、金線綠毛龜來(lái)源本品為茄科茄屬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du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 《中國(guó)藥典》:白茅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Gēn別名絲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英文名RHIZOMA IMPERATAE來(lái)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
  • 《中藥大辭典》:白茅花拼音注音Bái Máo Huā別名營(yíng)花(《唐本草》),茅盔花、茅針花(《江蘇植藥志》)。出處《日華子本草》來(lái)源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花穗。4~5月花盛開前采收。摘下帶莖的花穗,曬干。生境分布主產(chǎn)江蘇、浙江。其他各地亦有。性......
  • 《中藥大辭典》:白茅針拼音注音Bái Máo Zhēn別名茅苗(《本經(jīng)》),茅筍、茅針(《本草拾遺》),茅錐(劉禹錫《傳信方》),茅蜜(《醫(yī)林纂要》),茅荑、茅揠(《植物名實(shí)圖考》),茅芽(《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出處《本草拾遺》來(lái)源為禾本科......
  • 拼音注音Bái Jīnɡ Yā Cōnɡ別名豬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筆管草、水風(fēng)、茅草細(xì)辛、獨(dú)腳茅草來(lái)源菊科鴉蔥屬植物白莖鴉蔥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以根入藥。秋季采收,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或蒸后曬干。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