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扶桑

    拼音注音Fú Sānɡ別名

    大紅花、紅木槿、月月紅、木花、公雞花

    來源

    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以根、葉、花入藥。根、葉全年可采,夏秋采花,曬干或鮮用。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解毒,利尿,調(diào)經(jīng)。

    根:用于腮腺炎,支氣管炎,尿路感染,子宮頸炎,白帶,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

    葉、花:外用治疔瘡癰腫,乳腺炎,淋巴腺炎;

    花: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

    根或葉0.5~1兩;鮮花1兩。鮮花、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壁錢拼音注音Bì Qián別名壁繭、壁蟢窩來源壁錢科動物壁錢蟲Uroctea compactilis Koch,以活個體或所結(jié)的卵囊入藥。四季可采,開水燙死,曬干或焙干即得。性味咸、苦,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用于咽......
  • 《中藥大辭典》:壁錢幕拼音注音Bì Qián Mù別名壁繭(《本草拾遺》),白蟢窠(《海上方》),壁錢窠幕、白蛛窠(《綱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兒窠(《溫熱經(jīng)緯》),壁錢繭(《陸川本草》),壁蠶繭(《藥材學》)。出處《本草拾遺》......
  • 《全國中草藥匯編》:寶蓋草拼音注音Bǎo Gài Cǎo別名接骨草[昆明]、蠟燭扦草、蓮臺夏枯草、佛座草、燈籠草來源唇形科野芝麻屬植物寶蓋草Lamium amplexicaule L.的全草。春夏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辛、苦,平。功能......
  • 拼音注音Bēnɡ Chuānɡ Yào別名山暗冊、山崩砂、黃京木、山暗赤、黃金稍、白筋、白暗赤、白泡、山陰木、四大天王、山甜娘。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柏拉木的根、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lastus cochinchinensis ......
  • 《全國中草藥匯編》:巴東巖白菜別名巖白菜[湖北巴東]來源玄參科巴東巖白菜Triaenophora rupestris (Hemsl.) Solereder,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明目補腎。用法用量全草燉肉服,用量3~5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