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草蒙筌》
為鴨科動物鵝的唾液。
①《本草蒙筌》:"治誤吞稻刺塞喉。"
②《綱目拾遺》:"治小兒鵝口瘡。"
內(nèi)服:含咽。
出自《本草蒙筌》
藥材基源:為鴨科動物鵝的口涎。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儲藏:塞少許生姜入鵝口中將其倒提,頭向下使口涎流出,收集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強,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動物時,常頭向前下方伸,張開兩翅用嘴喙擊而無所顧忌。聽覺靈敏,鳴聲宏大,又好相應(yīng)和。以青草、蔬菜、種籽、糠麩等植物 性為食。
資源分布:以華東、華南地區(qū)飼養(yǎng)較多。一般飼養(yǎng)于河湖近旁。
家鵝,體長約60-80cm。嘴扁闊,前額有肉瘤,雄者膨大,黃色或黑褐色。頸長。體軀寬壯,龍骨長,胸部豐滿。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腳大有蹼,黃色或黑褐色。體軀站立時昂然挺立。
肺經(jīng)
咸;平
軟堅消腫。主麥芒或魚刺鯁喉;鵝口瘡
外用:適量,含漱或涂敷。
1.《本草蒙筌》:治吞稻刺塞喉。
2.《綱目拾遺》:治小兒鵝口瘡。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草蒙筌》
來源為鴨科動物鵝的唾液。
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治誤吞稻刺塞喉。"
②《綱目拾遺》:"治小兒鵝口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含咽。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鵝涎拼音注音é Xián英文名Goose saliva出處出自《本草蒙筌》
來源藥材基源:為鴨科動物鵝的口涎。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儲藏:塞少許生姜入鵝口中將其倒提,頭向下使口涎流出,收集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強,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動物時,常頭向前下方伸,張開兩翅用嘴喙擊而無所顧忌。聽覺靈敏,鳴聲宏大,又好相應(yīng)和。以青草、蔬菜、種籽、糠麩等植物 性為食。
資源分布:以華東、華南地區(qū)飼養(yǎng)較多。一般飼養(yǎng)于河湖近旁。
原形態(tài)家鵝,體長約60-80cm。嘴扁闊,前額有肉瘤,雄者膨大,黃色或黑褐色。頸長。體軀寬壯,龍骨長,胸部豐滿。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腳大有蹼,黃色或黑褐色。體軀站立時昂然挺立。
歸經(jīng)肺經(jīng)
性味咸;平
功能主治軟堅消腫。主麥芒或魚刺鯁喉;鵝口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含漱或涂敷。
各家論述1.《本草蒙筌》:治吞稻刺塞喉。
2.《綱目拾遺》:治小兒鵝口瘡。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