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蛾眉石鳳丹

    拼音注音é Méi Shí Fènɡ Dān別名

    一枚花(《廣西藥植名錄》)

    出處

    四川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丫蕊花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坡。分布四川、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余厘米。根莖粗壯,節(jié)上有黑褐色膜質(zhì)鱗片。根生葉倒披針形,長10~17厘米,寬1~3厘米,先端尖,基部狹,全緣,平行脈;莖生葉倒披針形,長約2~3厘米,寬約6毫米,基部抱莖??偁罨ㄐ蝽斏?,無苞片,花梗長約6毫米;花被6,橢圓形,長約8毫米,寬約2.5毫米,外面淺紫色:雄蕊6,花絲長,超出花被,花藥1室;子房由3心皮組成,呈三角形排列,藍綠色,花柱單一,長約1厘米,柱頭頭狀。蒴果深3裂。種子多數(shù),長形,具尾。花期夏季。

    功能主治

    《廣西藥植名錄》:"治老鼠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ǔ Shí Zǐ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來源本品為??浦参飿?gòu)樹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洗凈,曬干,除去灰白色膜狀宿萼及雜質(zhì)。......
  • 《中藥大辭典》:楮樹根拼音注音Chǔ Shù Gēn別名谷樹子根(《本經(jīng)逢原》),谷木蔃(《生草藥手冊》)。出處《分類草藥性》來源為桑科植物構(gòu)樹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重慶草藥》:“味甘,性微寒,無毒?!阿凇稄V西中草藥》:“味微......
  • 《中藥大辭典》:楮樹白皮拼音注音Chǔ Shù Bái Pí別名谷木皮(《吳普本草》),楮樹皮(《別錄》),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濟總錄》),構(gòu)皮(《草木便方》)。出處《綱目》來源為??浦参飿?gòu)樹樹皮的韌皮部。性味①《藥性論》:“......
  • 《中藥大辭典》:楮皮間白汁拼音注音Chǔ Pí Jiān Bái Zhī別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樹汁、五金膠漆(《日華子本草》),構(gòu)膠、楮樹汁(《綱目》)。出處《本草經(jīng)集注》來源為桑科植物構(gòu)樹莖皮部的乳汁。性味《本草匯言》:“味甘,氣平......
  • 《中藥大辭典》:楮莖拼音注音Chǔ Jīnɡ出處《別錄》來源為桑種植物構(gòu)樹的樹枝。功能主治治風疹,目赤腫痛,小便不利。①《別錄》:“主癌疹癢,單煮洗浴?!阿凇毒V目》:“搗濃汁飲半升,治小便不通?!皬头街伪┏嘌弁?,磣澀者:嫩楮枝去葉,放地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