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對節(jié)參、青洋參
《紅河中草藥》
為蘿藦科植物昆明杯冠藤的根。秋、冬采。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生于山坡草地、灌叢或山谷。分布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
多年生草質藤本。根粗壯,肉質。莖被單列毛。葉對生,薄紙質,卵狀矩圓形,長4~9厘米,基部寬2~4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耳垂狀心形,垂片圓形而內向,上面被柔毛,脈上較密,下面蒼白色,近無毛,葉緣有睫毛;側脈每邊3~4條;托葉呈葉狀,單生于葉腋間;葉柄長3~5厘米。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有花10~20朵;花萼外面被毛,內面基部腺體多至20個;花冠白色或黃白色,輻狀近鐘形;副花冠白色,膜質杯狀。蓇葖果單生,近紡錘形,長約6.5厘米,徑約1.5厘米。種子頂端具白絹質長1厘米的種毛。
甘微苦,溫。
壯腰健腎,強筋骨,解毒。
①治腎虛腰痛,病后體虛,營養(yǎng)不良:斷節(jié)參一至二兩,燉肉吃。
②治跌打損傷,骨折:斷節(jié)參五錢至一兩,泡酒服;外用鮮品搗敷。
出自《紅河中草藥》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昆明杯冠藤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nanchum wallichii Wight
采收和儲藏:秋、冬采。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村邊和路旁、灌木叢或山谷等處。
資源分布:分西南、廣西等地。
昆明杯冠藤,多年生草質藤本。莖被單列毛。葉對生,托葉呈葉狀,單生于葉腋間;葉片薄紙質,卵狀長圓形,長4-9cm,寬2-4cm先端短漸尖,基部耳狀心形,葉耳圓形而內向,上面被柔毛,脈上較密,下面蒼白色,近無毛,葉緣有睫毛;側脈每邊3-4條。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有花10-20朵;花天酒地萼外面被柔毛,內面基部腺體多至20個;花冠白色或黃白色,輻狀或近鐘形;副花冠白色,膜質西洋太,先端有5個圓形的齒,在彎缺的內面有褶;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柱狀略為隆起,全緣或微2裂。蓇葖果單生,近紡綞形,向端部喙狀,長漸尖,中部膨大,長約6.5cm,中間直徑1cm種子寬卵形,種毛白色絹質,長約1cm?;ㄆ?-10月,果期9月開始。
從昆明杯冠藤根中粗甙酸水解特中分離得到:去?;}藦甙元(deacyhmetaplexigenin),喙牛奶菜堿(ros-tratamine),青洋參甙元(qingyangshengenie),喙牛奶菜堿(ros-tratamine),青洋參甙元(qingyangshengenie),蘿藦胺(gagamine),牛皮消素(caudatin)[1]。又報道從根中分離得到斷節(jié)參甙(wal-licoside)[2]。
肝;腎經
甘;微苦;溫
補肝腎;強筋骨。主腎虛腰痛;足膝無力;跌打損任;骨折;狂犬咬傷
內服;煎湯干品25-100g或浸灑。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①治腎虛腰痛,病后體虛,營養(yǎng)不良:斷節(jié)參一至二兩,燉肉吃。②治跌打損傷,骨折: 斷節(jié)參五錢至一兩,泡酒服;外用鮮品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對節(jié)參、青洋參
出處《紅河中草藥》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昆明杯冠藤的根。秋、冬采。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灌叢或山谷。分布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質藤本。根粗壯,肉質。莖被單列毛。葉對生,薄紙質,卵狀矩圓形,長4~9厘米,基部寬2~4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耳垂狀心形,垂片圓形而內向,上面被柔毛,脈上較密,下面蒼白色,近無毛,葉緣有睫毛;側脈每邊3~4條;托葉呈葉狀,單生于葉腋間;葉柄長3~5厘米。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有花10~20朵;花萼外面被毛,內面基部腺體多至20個;花冠白色或黃白色,輻狀近鐘形;副花冠白色,膜質杯狀。蓇葖果單生,近紡錘形,長約6.5厘米,徑約1.5厘米。種子頂端具白絹質長1厘米的種毛。
性味甘微苦,溫。
功能主治壯腰健腎,強筋骨,解毒。
復方①治腎虛腰痛,病后體虛,營養(yǎng)不良:斷節(jié)參一至二兩,燉肉吃。
②治跌打損傷,骨折:斷節(jié)參五錢至一兩,泡酒服;外用鮮品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斷節(jié)參拼音注音Duàn Jié Shēn別名對節(jié)參、青洋參
英文名Root of Wallich Swallowwort出處出自《紅河中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昆明杯冠藤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nanchum wallichii Wight
采收和儲藏:秋、冬采。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村邊和路旁、灌木叢或山谷等處。
資源分布:分西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昆明杯冠藤,多年生草質藤本。莖被單列毛。葉對生,托葉呈葉狀,單生于葉腋間;葉片薄紙質,卵狀長圓形,長4-9cm,寬2-4cm先端短漸尖,基部耳狀心形,葉耳圓形而內向,上面被柔毛,脈上較密,下面蒼白色,近無毛,葉緣有睫毛;側脈每邊3-4條。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有花10-20朵;花天酒地萼外面被柔毛,內面基部腺體多至20個;花冠白色或黃白色,輻狀或近鐘形;副花冠白色,膜質西洋太,先端有5個圓形的齒,在彎缺的內面有褶;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柱狀略為隆起,全緣或微2裂。蓇葖果單生,近紡綞形,向端部喙狀,長漸尖,中部膨大,長約6.5cm,中間直徑1cm種子寬卵形,種毛白色絹質,長約1cm?;ㄆ?-10月,果期9月開始。
化學成分從昆明杯冠藤根中粗甙酸水解特中分離得到:去?;}藦甙元(deacyhmetaplexigenin),喙牛奶菜堿(ros-tratamine),青洋參甙元(qingyangshengenie),喙牛奶菜堿(ros-tratamine),青洋參甙元(qingyangshengenie),蘿藦胺(gagamine),牛皮消素(caudatin)[1]。又報道從根中分離得到斷節(jié)參甙(wal-licoside)[2]。
歸經肝;腎經
性味甘;微苦;溫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主腎虛腰痛;足膝無力;跌打損任;骨折;狂犬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干品25-100g或浸灑。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復方①治腎虛腰痛,病后體虛,營養(yǎng)不良:斷節(jié)參一至二兩,燉肉吃。②治跌打損傷,骨折: 斷節(jié)參五錢至一兩,泡酒服;外用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