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地五泡藤

    拼音注音Dì Wǔ Pào Ténɡ別名

    灰毛泡(《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家正牛(苗名)。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地五泡藤、。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分布湖北、四川、貴州、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平臥小灌木。根多分枝。莖有小刺并密被灰色絨毛。葉互生;近圓形或闊心形,長5.5~9.5厘米,寬7~10厘米,先端微尖,基部心形,邊緣有不顯明的淺裂,并有細(xì)銳齒,下面被白色絨毛,呈粉白色,葉脈黃棕色,突出;葉衍長4、8厘米;托葉大,葉狀,有切裂齒.花1~2朵腋生或敷朵頂生;總花梗?;ü:洼嗔哑苌疑q毛;花白色;萼裂片卵形,頂端漸尖或條裂;花瓣近圓形,基部有爪。聚合果,卵形,紅色。

    性味

    咸,溫。

    功能主治

    理氣止痛,散毒生肌。

    復(fù)方

    ①治氣痞腹痛:家正牛根一兩,紅飯豆根五錢。泡酒服。

    ②治口角瘡:家正牛葉研末,菜油調(diào)敷。(性味以下出《貴州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扁蕾拼音注音Biǎn Lěi別名沼生扁蕾來源龍膽科扁蕾屬植物濕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unro) Ma [Gentianella paludosa (Munro) H. Smith],以全草......
  • 《中藥大辭典》:扁藤拼音注音Biǎn Ténɡ別名腰帶藤、羊帶風(fēng)(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扁骨風(fēng)(《廣西中草藥》)。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葡萄科植物扁擔(dān)藤的藤莖及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密林下,纏......
  • 《中藥大辭典》:扁藤葉拼音注音Biǎn Té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葡萄科植物扁擔(dān)藤的葉。功能主治治下肢潰瘍。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扁藤葉拼音注音Biǎn Ténɡ Yè英文名leaf o......
  • 拼音注音Biǎn Dòu別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籬豆、蛾眉豆(《綱目》),涼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藥品化義》),膨皮豆(《廣州植物志》),茶豆(《江蘇植藥志》),南豆(《陸川本草》),小刀豆、樹豆(《......
  • 《中藥大辭典》:扁豆葉拼音注音Biǎn Dòu Yè出處《別錄》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葉。化學(xué)成分含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等。胡蘿卜素含量豐富,可在10毫克%以上。性味《生草藥性備要》:“味辛甜,性平,有小毒?!肮δ苤髦沃瓮聻a轉(zhuǎn)筋,瘡毒,跌打創(chuàng)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