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丁香露

    《中藥大辭典》:丁香露拼音注音Dīnɡ Xiānɡ Lù出處

    《綱目拾遺》

    來源

    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餾液。

    性味

    氣烈,味微辛。

    功能主治

    治寒澼,胃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隔水燉溫飲1~2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丁香露拼音注音Dīnɡ Xiānɡ Lù英文名Liquid distilled from clove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餾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L.) Merr.Et Perry

    原形態(tài)

    丁香,常綠喬木,高達10米。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ǚ枷悖身斏蹅銏A錐花序,花徑約6mm;花萼肥厚,綠色后轉(zhuǎn)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帶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數(shù),花藥縱裂;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長1-1.5cm,直徑5-8mm,先端宿存萼片。種子長方形。

    性味

    味微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

    溫胃止痛;理氣止痛。主寒僻;胃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隔水燉溫飲,30-6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àn Zhī Lián別名松葉牡丹(《植物學大辭典》),金絲杜鵑(《中國植物圖鑒》),佛甲草、打砍不死、萬年草(《南寧市藥物志》)。出處《江西民間草藥》來源為馬齒莧科植物大花馬齒莧的全草。6~9月采取。生境分布各地均有栽培。原形態(tài)......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春蓮拼音注音Bàn Chūn Lián別名半層蓮、野苞蘆來源蘭科蜻蜓蘭屬植物小花蜻蜓蘭Tulotis ussuriensis (Reg. et Macck) Hara,以根入藥。春夏采收,洗凈鮮用。性味辛、苦,涼。功能......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枝蓮拼音注音Bàn Zhī Lián別名并頭草、狹葉韓信草、牙刷草、四方馬蘭英文名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 Don [S. ......
  • 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別名翻白葉樹、紅半楓荷、大葉半楓荷、白背楓、陰陽葉、鐵巴掌、半梧桐、番張麻、米紙來源為梧桐科翅子樹屬植物異葉翅子木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以根或莖枝入藥。全年可采,分別......
  • 《中藥大辭典》:半楓荷葉拼音注音Bàn Fēnɡ Hé Yè出處《廣西中草藥》來源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葉。功能主治治外傷出血。用法用量半楓荷鮮葉搗爛敷患處;或焙干研末撒患處。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半楓荷葉拼音注音Bàn Fēn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