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蟲牙藥

    《中藥大辭典》:蟲牙藥拼音注音Chónɡ Yá Yào別名

    三叉金、三托艾、傷寒頭、大箭根(《廣西藥植名錄》),三姐妹(《廣西中草藥》),牛尾草、三葉掃把、馬鹿尾(《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三葉香茶菜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草坡。

    原形態(tài)

    三葉香茶菜,又名:細葉香茶菜。

    多年生草本,高約60厘米。莖直立,有四鈍棱,密被白色粗毛。3葉輪生,有極短的柄,葉片長橢圓形,長4~9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粗鋸齒,上面綠色,被疏散短白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輪傘花序,有小花10朵,集成圓錐花序式,頂生及對生于葉腋;萼鐘狀,5齒裂,密被白色絨毛;花冠紫色,外面有白毛,冠筒基部收縮,收縮處的上部有一淺囊,上唇4裂,裂片反折,下唇船形;雄蕊4,2強,花藥丁字著生;花柱2裂。

    性味

    辛微苦,溫。

    ①《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辛,有小毒。"

    ②《廣西中草藥》:"味微苦,性溫。"

    注意

    ①治牙痛:蟲牙藥少許,加食鹽共搗,放于患處;或用蟲牙藥根搗爛,放于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流行性感冒:細葉香茶菜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③治毒蛇咬傷,腫脹疼痛:細葉香茶菜一至二兩,水煎沖酒服;外用鮮草適量,水煎洗患處。(《廣西中草藥》)

    ④治刀傷:蟲牙藥葉適量,搗爛敷傷口。(《貴州草藥》)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化痰理濕。治感冒,咳嗽,黃疸,風濕腫痛,齒痛,刀傷出血。

    ①《貴州民間藥物》:"止痛止血。治牙痛,刀傷。"

    ②《廣西藥植名錄》:"化痰止咳,消水腫。治傷寒,黃疸,咳嗽,鶴膝風,小兒疳積,風濕。"

    ③《廣西中草藥》:"發(fā)散風寒,解毒消腫,止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蟲牙藥拼音注音Chónɡ Yá Yào別名

    三叉金、三托艾、大夫根、大箭根、三姐妹、傷寒頭

    英文名Herb of Ternateleaf Rabdosia出處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牛尾草的全草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bdosia ternifolia (D. Don) Hara [Plectranthus ternifolius D. Don; Isodon ternifolius (D .Don) Kudo]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地或灌叢。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0.5-2m。莖密被絨毛狀長柔毛。葉對生及3-4枚輪生;具極短柄;葉片披針形至狹橢圓形,稀卵狀長圓形,長2-12cm,上面具皺紋,被疏柔毛至短柔毛,下面網(wǎng)脈隆起,密被灰白色或污黃色絨毛。穗狀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極密集,排裂成頂生復(fù)圓錐花序;苞片葉狀至極?。换ㄝ噻姞?,長約2.3mm,密被長柔毛,果時增大呈筒狀,齒5,相等;花冠小,長5-6mm,白色至淺紫色,筒下彎,基部淺囊狀,上唇4圓裂,上反,下唇圓卵形,內(nèi)凹;雄蕊內(nèi)藏。小堅果卵圓形,腹面具棱?;ㄆ?月至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5月。

    性狀

    性狀鑒別 莖被柔毛,三枚小葉輪生,狹披針形至狹橢圓形,長2-12cm,寬0.7-5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闊鍥形或鍥形,葉緣具鋸齒,堅紙質(zhì)至近革質(zhì),上面欖綠色,具皺紋,被柔毛,下面較淡,網(wǎng)脈隆起,密被灰白色或污黃色絨毛,葉柄極短。由聚傘花序組成穗狀圓錐花序,苞片葉狀,花萼鐘狀,直立,萼齒5,三角形,等大。種子卵圓形。氣微,味微苦澀。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表皮1列細胞,非腺毛眾多,由3-7個細胞組成,長196-867μm,直徑26-79μm,皮層細胞2-5列。中醉鞘纖維束繼續(xù)排列成環(huán)。韌皮部較窄,木質(zhì)部較寬。髓寬廣,細胞類多角形。

    葉表面觀:表皮細胞類多角形,上有氣孔、腺毛,非腺毛及毛痕,氣孔不等式。腺毛黃褐色,頭部1個細胞,直徑18-25μm,柄部1-2個細胞,長8-16μm,直徑10-44μm,無色或含黃棕色物質(zhì)。

    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為類長方形細胞,可見非腺毛和腺毛。柵欄組織為1-2列細胞;海綿組織排列疏松。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呈半月形,韌皮部外側(cè)為纖維束,主脈處上下表皮內(nèi)方為3-5列厚角組織細胞。

    果實橫切面:外果皮凜類長方形細胞,著生眾多的非腺毛和較少的腺毛。非腺毛(1-)2-10個細胞,具疣狀刺,有的含棕色物質(zhì),腺毛部1-2個細胞,柄部為單細胞。中果皮為3-6列薄壁細胞,維管束外韌型,環(huán)狀散在。內(nèi)果皮為1-3列厚壁細胞,有的具單斜紋孔。

    化學成分

    全草含香菜屬酸(isodonic acid),長管香茶菜素甲、戊(longikurin A、E),香茶菜屬醛(isodonal)[1],牛尾草素甲、乙、丙(rabdoternin A、B、C),冬凌草甲素(oridonin),冬凌草乙(ternifolin)即6α-乙?;~香茶菜甲素(6α-acetylsodoponin),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3]。

    藥理作用

    從牛尾草葉中得到的香茶菜屬酸15mg/kg給移植了埃氏癌(Ehrlich carcinoma)的小鼠腹腔注射,連續(xù)7d,可顯著延長荷瘤小鼠的存活時間[1]。

    鑒別

    理化鑒別 薄層構(gòu)譜:取本品粉末(過40目篩)5g,置50ml磨口錐形瓶中,加甲醇50ml振搖,浸泡過夜,濾過,濾液于水浴上減壓濃縮至5ml,作供試品溶液。另取木犀草素、芹菜素和β-谷甾醇,分別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4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高效效板上,用氯仿-甲醇(12:1)展開8.5cm,取出,晾干,噴以5%硫酸乙醇溶液,105℃5min,于可見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

    味苦;微辛;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止血。主感冒;流感;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牙痛;黃疸;熱淋;水腫;痢疾;腸炎;毒蛇咬傷;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研末敷。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藥物》:止痛止血。治牙痛,刀傷。

    2.《廣西藥植名錄》:化痰止咳,消水腫。治傷寒,黃疸,咳嗽,鶴膝風,小兒疳積,風濕。3.《廣西中草藥》:發(fā)散風寒,解毒消腫,止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老熊花來源錦葵科豹子眼睛花Abutilon sinense Oliv.,以根皮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辛,涼。功能主治消炎,接骨。主治肝炎,淋巴腺炎,乳頭炎,瘡癤,骨折,腳癬。用法用量2錢。外用鮮品適量搗爛外敷。治療腳癬用酒精浸泡涂......
  • 拼音注音Bào Pí Zhānɡ別名揚子木姜子、剝皮楓、花殼柴英文名Chinese Litse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莖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sea coreana Lévl.var. sine......
  • 拼音注音Bào Pí Gū別名豹皮香菇、白香菇來源藥材基源:為白蘑科真菌潔麗香菇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ntinus lepideus Fr.[Agaricus lepideus Fr.]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
  • 《中藥大辭典》:豹肉拼音注音Bào Ròu出處《別錄》來源為貓科動物豹的肉。性味甘酸,溫。①《別錄》:“味酸,平,無毒?!阿凇肚Ы稹な持巍罚骸八幔瑴?,無毒?!阿邸度杖A子本草》:“微毒?!阿堋夺t(yī)林纂要》:“甘,溫?!肮δ苤髦微佟秳e錄》:“主安......
  • 拼音注音Bào Yào Ténɡ別名四川白前、西川鵝絨藤英文名Deceiving Swallowwort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蘿藦科植物豹藥藤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nanchum decipiens 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