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思考中醫(yī)》 (2)太陰利的特點

    下利是太陰病的一大特點,是坤不載物的表現(xiàn)。這里提請大家注意,張仲景在條文里用的是“自利”兩字,這就需要我們作一個區(qū)分。什么是自利呢?假如開一個大承氣湯,病人吃了以后拉肚子,一天甚至拉十多次,這個算不算自利呢?顯然,這個不能算自利,這個應該算“他利”。又比如,朋友到外面聚會,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大家都下利,這個利也不叫“自利”,因為有一個很明顯的導致下利的因素。所以,自利是有范圍的,有特指的,沒有上述這些明顯的因素,他也拉肚子,他也下利,這個才能叫“自利”。這是太陰病的一大特征。

    太陰病的這個利除了自利的特征之外,還有一個相伴的特征就是“不渴”,這在277條里有明確的指示,即“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為什么要把這個“不渴”作為太陰下利的特征呢?因為一般的下利很容易發(fā)生口渴。下利就會有大量的水分丟失,所以,口渴很容易發(fā)生。而惟獨太陰病的下利不伴隨口渴,因此,這個不渴就具有特異性,對太陰病就具有鑒別診斷意義。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