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以上我們討論了太陽病的欲解時,現(xiàn)在讓我們總起來看一看六經(jīng)病的欲解時,看看陰陽之間有一個什么樣的差別。這個差別可以略分為二:時異治異,時同治同。
其一,三陽病的欲解時從寅始,至戌終,共計九個;三陰病的欲解時從亥始,至卯終,共計五個。
其二,三陽病的欲解,太陽為巳午未,陽明為申酉戌,少陽為寅卯辰,三者雖相接,但互不相交搭;三陰病的欲解時,太陰為亥子丑,少陰為子丑寅,厥陰為丑寅卯,三者互為交錯,互為共同。
六經(jīng)病欲解時的這個差別具有什么意義呢?我想這個意義亦可以分成下面幾個方面:
其一,陽道常饒,陰道常乏。這是一句天文上的術(shù)語,饒就是長的意思,富足的意思,乏,就是短缺。我們從天文上看,日為陽月為陰,日的自轉(zhuǎn)周期是一年,月的自轉(zhuǎn)周期是一月,陽的周期大大地長于陰的周期。在這一點上,三陽的欲解時與三陰的欲解時正好與這個“陽道常饒,陰道常乏”相應(yīng)。再看一些其他方面的情況,在《素問·上古天真論》里,在談到男女的生理節(jié)律時,男子以八八為節(jié),女子以七七為節(jié)。男子八八六十四歲天癸竭,女子七七四十九歲天癸竭,男女相差十五年.這個陰陽的生理節(jié)律,顯然與上面的陽長陰短甚相合應(yīng)。另外陽以應(yīng)晝,陰以應(yīng)夜,三陽病的欲解時多在白晝,而三陰病的欲解時則多在黑夜。從這樣一些相應(yīng)關(guān)系中我們可以看到,六經(jīng)病欲解時的建立,它的基礎(chǔ)是很深厚的,它依托的是整個自然。因此,欲解時問題絕非一筆可以帶過,應(yīng)該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
其二,三陽病的欲解時互不相交,各有獨立的三個時辰。證之三陽各篇,太陽多為表寒,陽明多為里熱,少陽則在半表半里。故治太陽以解表,治陽明以清里,治少陽以調(diào)樞,三者涇渭分明。三陰的欲解時雖亦各占三個時辰,但是相互交錯,相互共有。證之于三陰各篇,太陰、少陰、厥陰雖亦有小異,然而里虛寒病卻始終貫穿其間,四逆輩不但用于太陰病,且通用于少厥二陰之病。
通觀六經(jīng)病欲解時,則見時異治異,時同治同。由此方知《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所云:“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非虛語也。時可輕乎?不可輕也!太陽病綱要就討論到這里。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以上我們討論了太陽病的欲解時,現(xiàn)在讓我們總起來看一看六經(jīng)病的欲解時,看看陰陽之間有一個什么樣的差別。這個差別可以略分為二:時異治異,時同治同。
其一,三陽病的欲解時從寅始,至戌終,共計九個;三陰病的欲解時從亥始,至卯終,共計五個。
其二,三陽病的欲解,太陽為巳午未,陽明為申酉戌,少陽為寅卯辰,三者雖相接,但互不相交搭;三陰病的欲解時,太陰為亥子丑,少陰為子丑寅,厥陰為丑寅卯,三者互為交錯,互為共同。
六經(jīng)病欲解時的這個差別具有什么意義呢?我想這個意義亦可以分成下面幾個方面:
其一,陽道常饒,陰道常乏。這是一句天文上的術(shù)語,饒就是長的意思,富足的意思,乏,就是短缺。我們從天文上看,日為陽月為陰,日的自轉(zhuǎn)周期是一年,月的自轉(zhuǎn)周期是一月,陽的周期大大地長于陰的周期。在這一點上,三陽的欲解時與三陰的欲解時正好與這個“陽道常饒,陰道常乏”相應(yīng)。再看一些其他方面的情況,在《素問·上古天真論》里,在談到男女的生理節(jié)律時,男子以八八為節(jié),女子以七七為節(jié)。男子八八六十四歲天癸竭,女子七七四十九歲天癸竭,男女相差十五年.這個陰陽的生理節(jié)律,顯然與上面的陽長陰短甚相合應(yīng)。另外陽以應(yīng)晝,陰以應(yīng)夜,三陽病的欲解時多在白晝,而三陰病的欲解時則多在黑夜。從這樣一些相應(yīng)關(guān)系中我們可以看到,六經(jīng)病欲解時的建立,它的基礎(chǔ)是很深厚的,它依托的是整個自然。因此,欲解時問題絕非一筆可以帶過,應(yīng)該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
其二,三陽病的欲解時互不相交,各有獨立的三個時辰。證之三陽各篇,太陽多為表寒,陽明多為里熱,少陽則在半表半里。故治太陽以解表,治陽明以清里,治少陽以調(diào)樞,三者涇渭分明。三陰的欲解時雖亦各占三個時辰,但是相互交錯,相互共有。證之于三陰各篇,太陰、少陰、厥陰雖亦有小異,然而里虛寒病卻始終貫穿其間,四逆輩不但用于太陰病,且通用于少厥二陰之病。
通觀六經(jīng)病欲解時,則見時異治異,時同治同。由此方知《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所云:“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非虛語也。時可輕乎?不可輕也!太陽病綱要就討論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