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小兒秋夏中暴冷,忽下痢腹脹,乍寒乍熱,渴甚。食雞子餅方
雞子(二枚去殼) 胡粉(半兩炒令黃) 黃蠟(一棗大)
上三味。先下黃蠟于銚子內(nèi),微火上熔,次下雞子黃及胡粉調(diào)和,候冷作餅,與兒空心午后食之,量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久痢。豬子肝方
豬子肝(一具)
上一味切片炙熟,空心食之。
治小兒泄注。四味粱米湯方
粱米 稻米 黍米(各三合) 蠟(如半彈丸大)
上四味。以東流水二升,煮粱米三沸,絞去滓,以汁煮稻米三沸,去滓,用汁煮黍米三沸,絞去滓,置蠟于汁中,候蠟消,每服半合,空心午后各一,隨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癖瘕病。牡丹粥方
牡丹葉 漏蘆(去蘆頭) 決明子(各一兩半) 雄豬肝(去筋膜切研二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煎牡丹葉等三味,去滓取一升半,入豬肝及入粳米二合,煮如常粥,空腹食之。隨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霍亂,乳母食。扁豆粥方
扁豆莖(切焙一升) 人參(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先煮扁豆莖令熟,下人參煎至二升,去滓取汁,煮粟米三合為粥,與乳母食,臨乳兒時,先 去少許冷乳汁,然后乳兒,母常食此粥佳。
治小兒噦。牛乳飲方
牛乳(一合) 生姜汁(半合)
上二味。于銀器中,慢火同煎至六七沸,一歲兒飲半合,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xué)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小兒秋夏中暴冷,忽下痢腹脹,乍寒乍熱,渴甚。食雞子餅方
雞子(二枚去殼) 胡粉(半兩炒令黃) 黃蠟(一棗大)
上三味。先下黃蠟于銚子內(nèi),微火上熔,次下雞子黃及胡粉調(diào)和,候冷作餅,與兒空心午后食之,量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久痢。豬子肝方
豬子肝(一具)
上一味切片炙熟,空心食之。
治小兒泄注。四味粱米湯方
粱米 稻米 黍米(各三合) 蠟(如半彈丸大)
上四味。以東流水二升,煮粱米三沸,絞去滓,以汁煮稻米三沸,去滓,用汁煮黍米三沸,絞去滓,置蠟于汁中,候蠟消,每服半合,空心午后各一,隨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癖瘕病。牡丹粥方
牡丹葉 漏蘆(去蘆頭) 決明子(各一兩半) 雄豬肝(去筋膜切研二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煎牡丹葉等三味,去滓取一升半,入豬肝及入粳米二合,煮如常粥,空腹食之。隨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霍亂,乳母食。扁豆粥方
扁豆莖(切焙一升) 人參(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先煮扁豆莖令熟,下人參煎至二升,去滓取汁,煮粟米三合為粥,與乳母食,臨乳兒時,先 去少許冷乳汁,然后乳兒,母常食此粥佳。
治小兒噦。牛乳飲方
牛乳(一合) 生姜汁(半合)
上二味。于銀器中,慢火同煎至六七沸,一歲兒飲半合,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