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jì)總錄》 小兒凍爛瘡

    論曰小兒肌肉柔脆,外邪易侵,故風(fēng)寒搏于肌肉,凝于氣血。則致皴裂,久而生瘡?;虬W或痛,其狀 腫,破出膿汁,多在兩耳,或手足間,故謂之凍爛瘡。

    治小兒凍瘡,蜀椒湯方

    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 鹽(各二兩)

    上二味,以清酒五升,煎至二升,數(shù)數(shù)蘸之,其藥可五六日用。

    治小兒凍足爛瘡。附子散方

    附子(生銼二枚) 干姜(炮二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入綿中裝襪,如有瘡膿,即調(diào)臘月豬脂涂之。

    治小兒凍耳成瘡,或癢或痛。黃柏散涂方

    黃柏(去粗皮炙銼) 白蘞(各半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先用湯洗瘡,后以生麻油調(diào)涂之。

    治小兒凍腳,或癢或痛。小麥湯方

    小麥(半升) 穣草(三握銼)

    上二味,用醋一升,水二升,同煮至二升,去滓放溫洗足。

    治小兒凍手皴折痛。白蘞散方

    白蘞(二分) 白芨(半兩) 生油麻(二合生搗爛)

    上三味,將白蘞白芨,同搗羅為散,與油同研勻,更入炊萊菔一枚爛研,以酒調(diào)如糊,先以童子小便洗手,后涂手上。

    治小兒凍耳并手面皴痛。 豬 膏方

    豬 (一具)

    上一味,研如膏,入漿水少許,候稀稠得所,先用童子小便,洗手面,后以匙抄少許,勻涂手面上。

    治小兒凍瘡,手足指欲墮,及耳欲落。柏葉膏方

    柏葉(炙干為末三兩) 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別搗如膏) 麻油(三兩) 頭發(fā)(一團(tuán)如雞子大) 鹽(研一分) 乳香(研半分) 蠟(半兩)

    上七味,先煎油蠟沸,即下諸藥,以發(fā)消為度,攪勻貯瓷器中。每用先以小便洗瘡,綿纏手指 干,濃涂膏,即以軟帛裹之。如腳指相掩處,尤須多用膏,裹帛紗,濃以綿裹,勿令寒氣得入,每?jī)扇找幌疮彄Q藥。稍愈后,三四日一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