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綱】仲景金匱曰。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蝕于上部。則聲啞。甘草瀉心湯主之。蝕于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蝕于肛者。雄黃熏之。
【目】朱肱曰。狐惑與濕皆蟲癥。初得狀如傷寒?;蛞騻兂?。大抵傷寒病。腹內(nèi)食入少。
腸胃空虛。三蟲行作求食。蝕人五臟及下部。為病。其候齒無色。舌上白。甚者唇黑有瘡。四肢沉重。忽忽喜眠。蟲蝕其肛。爛見五臟。則死。當(dāng)數(shù)看其上下唇。上唇有瘡。蟲蝕其臟。下唇有瘡。蟲蝕其肛。殺人甚急。多因下利而得。治。桃仁湯、黃連犀角湯、雄黃銳散。
少陰癥??谠镅矢烧摺<毕轮?。病患嘿嘿欲眠。目不能閉。起居不安。其聲啞?;蜓矢烧摺<串?dāng)作狐惑治之。
徐彬曰。狐惑。蟲也。蟲非狐惑。因病以名之。大抵皆濕熱毒所為之病。故狀如傷寒。蝕者若有食之而不見其形。如日月之蝕也。面者。陽明之標(biāo)。目者。厥陰之標(biāo)。內(nèi)有毒瓦斯乘之。故乍赤白黑。變現(xiàn)不一也。上部毒盛。則所傷在氣。而聲啞。下部毒盛。故所傷在血。而咽干也。
鰲按。狐惑病。有專由濕熱而生者。有由傷寒后。濕熱未清而成者。狀如傷寒句。須看得活。
【綱】仲景金匱曰。病者脈數(shù)。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
七八日。目四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當(dāng)歸散主之。
【目】李中梓曰。狐惑癥。失汗所致也。以清熱為主。
鰲按。此條非言狐惑病。乃濕熱侵陰。有似狐惑而更甚者。首曰病者。乃概言之辭。非專指病狐惑者。故用赤豆、當(dāng)歸。與治狐惑之藥異。其病總由陰分熱極。故現(xiàn)癥如是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綱】仲景金匱曰。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蝕于上部。則聲啞。甘草瀉心湯主之。蝕于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蝕于肛者。雄黃熏之。
【目】朱肱曰。狐惑與濕皆蟲癥。初得狀如傷寒?;蛞騻兂?。大抵傷寒病。腹內(nèi)食入少。
腸胃空虛。三蟲行作求食。蝕人五臟及下部。為病。其候齒無色。舌上白。甚者唇黑有瘡。四肢沉重。忽忽喜眠。蟲蝕其肛。爛見五臟。則死。當(dāng)數(shù)看其上下唇。上唇有瘡。蟲蝕其臟。下唇有瘡。蟲蝕其肛。殺人甚急。多因下利而得。治。桃仁湯、黃連犀角湯、雄黃銳散。
少陰癥??谠镅矢烧摺<毕轮?。病患嘿嘿欲眠。目不能閉。起居不安。其聲啞?;蜓矢烧摺<串?dāng)作狐惑治之。
徐彬曰。狐惑。蟲也。蟲非狐惑。因病以名之。大抵皆濕熱毒所為之病。故狀如傷寒。蝕者若有食之而不見其形。如日月之蝕也。面者。陽明之標(biāo)。目者。厥陰之標(biāo)。內(nèi)有毒瓦斯乘之。故乍赤白黑。變現(xiàn)不一也。上部毒盛。則所傷在氣。而聲啞。下部毒盛。故所傷在血。而咽干也。
鰲按。狐惑病。有專由濕熱而生者。有由傷寒后。濕熱未清而成者。狀如傷寒句。須看得活。
【綱】仲景金匱曰。病者脈數(shù)。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
七八日。目四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當(dāng)歸散主之。
【目】李中梓曰。狐惑癥。失汗所致也。以清熱為主。
鰲按。此條非言狐惑病。乃濕熱侵陰。有似狐惑而更甚者。首曰病者。乃概言之辭。非專指病狐惑者。故用赤豆、當(dāng)歸。與治狐惑之藥異。其病總由陰分熱極。故現(xiàn)癥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