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皮水,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已茯苓湯主之。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皮水,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已茯苓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