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懸解》 土勝水負(fù)大承氣證五 少陰四十四

    【322】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在陽明二十一(方【75】)。

    脾病則陷,陷則臍以下脹,胃病則逆,逆則臍以上脹。太陰之腹脹,則濕盛而便利,陽明之腹脹,則燥盛而便結(jié),腹脹而不大便,是陽明燥盛而爍脾陰也。燥土克水,水涸而脾精枯槁,戊己合邪,以臨殘陰,水愈不支,更當(dāng)急下。此與陽明發(fā)汗不解,腹?jié)M痛章義同。

    急下之三證,三陰俱傷,非第少陰,而悉屬之少陰者,《素問·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水者,臟陰之根本也,故五臟亡陰之證,皆屬之少陰。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