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冷水花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冷水花拼音注音Lénɡ Shuǐ Huā別名

    水麻葉[四川]

    來源

    蕁麻科冷水花屬植物冷水花Pilea notata Wright,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曬干。

    性味

    淡、微苦,涼。

    注意

    孕婦忌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用于黃疸,肺結(jié)核。

    用法用量

    0.3~1兩。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冷水花拼音注音Lénɡ Shuǐ Huā別名

    水麻葉、土甘草、山羊血、白山羊、甜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ilea notata C.H.Wright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1400m的林下或溝旁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四川、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莖肉質(zhì),高25-65cm,無毛。葉對(duì)生,2枚稍不等大;葉柄每對(duì)不等長(zhǎng),長(zhǎng)0.5-7cm;葉片膜質(zhì),狹卵形或卵形,長(zhǎng)4-11cm,寬1.6-4.8cm,先端漸尖或長(zhǎng)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在基部之上有淺鋸齒或淺牙齒,鐘乳體條形,在葉兩面明顯而密,在脈上也有;基出脈3條。雌雄異株;雄花序聚傘狀,長(zhǎng)達(dá)4cm;雄花直徑約1.5mm,花被片4,雄蕊4,較花被片長(zhǎng),花藥白色;雌花序較短而密,長(zhǎng)在1.2cm以下;雌花花被片3,狹卵形,長(zhǎng)約0.5mm,中間1枚較長(zhǎng),外面具鐘乳體,柱頭畫筆頭狀。瘦果卵形,稍偏斜,淡黃色,表面有疣狀點(diǎn)?;ㄆ?-9月,果期9-11月。

    性味

    淡;微苦;性涼

    注意

    妊娠慎服。

    《貴州民間藥物》:"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退黃;消腫散結(jié);健脾和胃。主濕熱黃疸;赤白帶下;淋濁;尿血;小兒夏季熱;瘧母;消化不良;跌打損傷;外傷感染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曬干,除去雜質(zhì)。性狀本品呈圓柱狀,細(xì)小,長(zhǎng)3~4mm,直徑不及1......
  • 拼音注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處始載于《中國(guó)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骨碎補(bǔ)科半圓蓋陰石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umata platylepis (Bak.)Chi......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半夏拼音注音Bàn Xià別名三葉半夏、三葉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干燥塊莖。夏、秋......
  • 拼音注音Bàn Xià Qǔ出處《韓氏醫(yī)通》來源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劑。性狀本品成長(zhǎng)方形塊狀,長(zhǎng)約3.5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1厘米。質(zhì)硬,色白。上面印有品名,底面平滑。性味《飲片新參》:“苦辛,平?!白⒁狻讹嬈聟ⅰ罚骸皟?nèi)熱煩渴者......
  • 《中藥大辭典》:半截葉拼音注音Bàn Jié Yè別名鍋鏟葉、金邊蓮(《云南中草藥選》),半節(jié)葉、半節(jié)觀音(《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牙喃壩(傣名)。出處《云南中草藥》來源為西番蓮科植物鐮葉西番蓮的全草。全年可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