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0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方在少陽九(方【41】)。
少陽甲木化氣于相火,隨戊土下行而交癸水,與少陰君火并根坎府,是以神宇清寧,不生煩亂。汗泄中脘,津亡土燥,胃逆不能降蟄相火,相火升炎,消爍心液,故生煩擾。膽胃兩經(jīng),痞塞心脅,阻礙厥陰升達(dá)之路,風(fēng)木郁沖,振搖不已,是以動(dòng)悸。風(fēng)火交侵,傷耗胃脘津液,小建中湯,膠飴、甘、棗,補(bǔ)脾精而生胃液,姜、桂、芍藥,疏甲木而清相火也。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鳎浴秲?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10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方在少陽九(方【41】)。
少陽甲木化氣于相火,隨戊土下行而交癸水,與少陰君火并根坎府,是以神宇清寧,不生煩亂。汗泄中脘,津亡土燥,胃逆不能降蟄相火,相火升炎,消爍心液,故生煩擾。膽胃兩經(jīng),痞塞心脅,阻礙厥陰升達(dá)之路,風(fēng)木郁沖,振搖不已,是以動(dòng)悸。風(fēng)火交侵,傷耗胃脘津液,小建中湯,膠飴、甘、棗,補(bǔ)脾精而生胃液,姜、桂、芍藥,疏甲木而清相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