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全書。
1.切口及翻皮瓣
將尸體俯臥,墊高肩部。(一)從枕外隆凸向外沿上項線至乳突;自
■[此處缺少一些內容]■
開斜方肌,將其翻向止點,注意勿傷及深面的菱形肌。翻剝時,尋找其深面的副神經。在斜方肌上部的深面清理夾肌和肩胛提肌,于肩胛提肌的深面尋找肩胛背神經,并追蹤至菱形肌深面。在斜方肌中部的深面觀察菱形肌,沿肩胛骨脊柱緣,在菱形肌纖維中尋找頸橫動脈降支。自肩胛下角向下縱切背闊肌,將其翻向外側。觀察骶棘肌的位置、形態(tài)、肌束方向和起止,并分析其作用。
4.肩胛區(qū)和三角肌區(qū)結構的解剖
沿肩胛岡下緣切斷翻起三角肌后部肌束,探查肌深面的疏松結締組織間隙和三角肌下囊,并觀察肌深面的腋神經,旋肱前、后動脈。
觀察岡上、下肌。大、小圓肌的形態(tài),肌束方向,驗證各肌的起止點,并體會其作用。觀察三邊孔、四邊孔的周界及其通過的結構。剔除各肌表面的筋膜,注意勿傷及神經。將岡上肌從中間切斷向兩側稍翻起,清理其深面的肩胛上動脈和肩胛上神經(必要時,可切除部分肌肉),觀察它們與肩胛切跡上方的肩胛橫韌帶之間的關系。將岡下肌自起點切斷向外側翻起,觀察岡下窩表面的動脈網,清理由網上窩繞過肩胛頸至岡下窩的肩胛上神經和肩胛上動脈。以及經三邊孔至岡下窩參加動脈網的旋肩胛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