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熬膏藥法

    作者: 朱梓

    凡膏藥中。鮮有不用虢丹。其貨賣者多用硝與鹽雜和在內(nèi)。重秤若干。不飛過而用。反有害。熬藥法于后。方始用虢丹即黃丹。先以冷水漂過。去其鹽硝水。再用漂再去其水。澄干微火炒紫赤色。將紙攤在地上。出火毒。秤凈用。再研細無聲。用乳香沒藥須用燈心同于乳缽內(nèi)研細。不然難為研細。候熬藥成膏。提起藥銚。仍攪無煙起去燈心。卻下此二味。入油內(nèi)不住手攪勻。熬藥用磁器或銅鐵銚盛。油浸藥一宿。慢火煎熬。諸藥黑色。生絹帛濾去滓。留下一兩重藥油。復將所濾油于慢火上再熬。卻將黃丹入油內(nèi)。用長條槐柳枝不住手攪。

    候有微煙起。即提起藥銚。就柳條點藥油。滴在水中面上。凝結成珠。不散方成膏矣。如油尚散。不成珠。再熬直待成膏提起藥銚。攪無煙出。卻入乳香、沒藥攪勻。傾出瓷器內(nèi)。將前留下油洗銚。一并收拾器內(nèi)。用新汲水一日一換。將藥器放水內(nèi)三日出火毒。方可用。如膏藥硬。酌量加黃蠟清油。入膏內(nèi)攪勻得所。其黃蠟等油。減半用之。故熬膏極難于火候。

    須耐煩看火緊慢。火猛則藥中火發(fā)。不特失藥性。又燎傷制藥人面目。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