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wèn)》、《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jiàn)。
查古籍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wèn)》、《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jiàn)。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duì)于溫病、報(bào)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夫腎候于耳。勞傷則腎氣虛。風(fēng)邪入于腎經(jīng)。則令人耳聾而鳴。若膀胱有停水。浸漬于腎。則耳聾而鳴也。
方
磁石丸治虛勞腎臟乏弱。耳聾或常聞鐘磬風(fēng)雨之聲。宜服補(bǔ)腎虛。
磁石(二兩燒令赤以醋淬七次搗碎研水飛過(guò))鹿茸(一兩五錢去毛涂酥炙微黃)人參(去蘆頭)黃(銼)白茯苓(各一兩)遠(yuǎn)志(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臍)牡蠣(各三分燒為粉)牛膝(一兩去苗)防風(fēng)(三分去蘆頭)楮實(shí)子(一兩五錢水淘去浮者焙干)五味子(五錢)薯蕷巴戟(各三分)石斛(一兩去根銼)桂心(二分)熟干地黃(一兩)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干)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
補(bǔ)腎湯治虛勞腎臟乏損。耳聾體瘦。腳膝少力。疼痛。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牛膝(去苗)桂心(各一兩)黃(一兩五錢銼)人參(去蘆頭)白茯苓獨(dú)活芎當(dāng)歸白芍藥白術(shù)(各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澤瀉(一兩)漢椒(一兩去目及合二者微炒出汁)上為末。
每服用羊腎一對(duì)。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煎羊腎至一盞。去腎下藥末半兩。更煎至六分。去滓。
空
肉蓯蓉丸治虛勞腎氣不足。耳聾。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干)黃(一兩銼)熟地黃巴戟(各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白蘞五味子白術(shù)(各三分)牛膝(一兩去苗)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牡蠣粉(三分)澤瀉(一兩)干姜(三分炮裂銼)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白羊肉湯治虛勞羸瘦。腳膝無(wú)力。耳聾盜汗。心多忪悸。
白羊肉(二斤去脂膜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白茯苓(一兩)熟干地黃(一兩銼)牛膝(去苗)人參(去蘆頭)黃(銼)白術(shù)(各一兩)桂心(三分)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龍骨(一兩)遠(yuǎn)志(一兩去心)上為散。每服四錢。用羊肉汁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之。
地黃散治虛勞耳聾。及虛鳴。
熟地黃(一兩)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防風(fēng)(三分去蘆頭)羌活(三分)黃(一兩銼)白芍藥木通(銼)桂心(各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上為末。每服用羊腎一對(duì)。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腎入藥末五錢。煎至六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暖為二服。
菖蒲浸酒方治虛勞耳聾。
菖蒲(三分)木通(二兩銼)磁石(五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防風(fēng)(去蘆頭)桂心(各三兩)牛膝(三兩去苗)上為細(xì)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一瓶?jī)?nèi)藥。浸七日后。每日食前暖一小盞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