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總論

    作者: 朱梓

    夫骨蒸掩復(fù)連。尸疰、勞疰、蟲疰、毒疰、熱疰、冷疰、食疰、鬼疰等。皆曰傳尸者。

    以疰者注也。病自上疰下。與前人相似。故曰疰。其變有二十一種?;蛉N?;蚓攀欧N。大略令人寒熱盜汗。夢與鬼交。遺泄白濁。發(fā)干而聳?;蚋怪杏袎K?;蚰X后邊有小結(jié)核。

    連腹數(shù)個?;蚓刍蛏?。沉沉默默??人蕴迪??;蚩饶撗?。如肺痿肺癰狀?;蚋瓜吕;蛸堇Х?。經(jīng)時積月累年。以至于死。死后乃疰易旁人。乃至滅門者。是也。更有蜚尸遁尸寒尸喪尸疰尸謂之五尸。及大小附著等證。不得知所苦。無處不惡。乃挾諸鬼邪而害人。以三因權(quán)之。內(nèi)非七情所忤。外非四氣所襲。雖若麗乎不內(nèi)外因。奈其證多端。傳變遷移。難以推測。故自古及今。愈此病者。十不得一。所謂貍骨水獺肝天靈蓋銅鑒鼻。徒有說。未嘗見效。唯膏肓崔氏穴。若早灸之。可活數(shù)年。晚則不濟(jì)也。

    病者憎寒發(fā)熱。自汗面白。目干口苦。精神不守??治凡荒塥毰P。其傳在肝病者。憎寒發(fā)熱。面黑鼻燥。忽忽喜忘。大便苦難。或腹泄瀉??诏彙F鋫髟谛牟≌咴骱l(fā)熱。面青唇黃。舌本強。不能咽。飲食無味。四肢羸瘦。吐涎沫。傳在脾病者。憎寒發(fā)熱。面赤鼻白。

    干燥毛折??┛人源?。時吐白涎?;蛴醒€。傳在肺病者。憎寒發(fā)熱。面黃耳葉焦枯。筋骨酸痛。小便白濁遺瀝。胸痛。其傳在腎。所謂勞蒸者。二十四種隨證皆可考尋。毛折發(fā)焦。

    肌膚甲錯。其蒸在皮外。人覺熱。自反惡寒。身熱劇。其蒸在肉。發(fā)焦鼻衄。或復(fù)尿血。

    其蒸在血。身熱煩躁。痛如針刺。其蒸在脈。爪甲焦枯。眼昏。兩脅急痛。其蒸在筋。版齒黑燥。大杼酸痛。其蒸在骨。背膂疼痛。骨酸澌。其蒸在髓。頭眩熱悶??诳释孪?。眼多眵淚。其蒸在腦。男子失精。女子白淫。其蒸在玉房。乍寒乍熱。中腕與顫中煩悶。其蒸在三焦。小便赤黃。凝濁如膏。其蒸在膀胱傳道不均?;蛎鼗蛐埂8怪欣坐Q。其蒸在小腸。

    大腹隱痛。右鼻干痛。其蒸在大腸??诒歉稍铩8姑?。睡臥不安。自汗出。其蒸在胃口??喽@脅下其蒸在膽。里急后重。肛門腫閉。其蒸在回腸。小腹痛。筋脈縱緩。陰氣自強。

    其蒸在宗筋。眼昏淚下。時復(fù)眩暈。躁怒不常。其蒸在肝。舌焦黑。氣短躁悶。灑灑淅淅。

    其蒸在心。唇干口瘡。胸腹悶滿。畏寒不食。其蒸在脾??人源瓭M。咯痰吐血。聲嘶音遠(yuǎn)。

    其蒸在肺。耳葉焦枯。香港腳酸疼。起居不得。其蒸在腎。情想不寧。無故精泄。白物綿綿而不舉。其蒸在右腎。心主胞絡(luò)。心膈噎塞。攻擊痛疼。俯仰煩冤。其蒸在膈。諸證雖曰不同。

    其根多有蟲嚙其心肺。治之不可不絕其根也。

    病源云。夫蒸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腎。旦起體涼。日晚即熱。煩躁寢不能安。食都無味。小便赤黃。忽忽煩亂。細(xì)喘無力。腰疼。兩足逆冷。手心常熱。蒸盛傷內(nèi)。即變?yōu)轲帷?/p>

    食人五臟。二曰脈蒸。其根在心。日增煩悶。擲手足出。翕翕思水。口唾白沫,臥即浪言。

    或驚恐不定。脈數(shù)蒸盛之時?;蜃?yōu)轲?。臍下悶或暴利不止。三曰皮蒸。其根在肺。必大喘鼻干。口中無水。舌上白。小便赤如血。蒸盛之時。胸滿或自覺得煩熱。兩脅下脹。大咳徹背。連脾疼。眠寐不安。或蒸毒傷臟??趦?nèi)唾血。四曰肉蒸。其根在脾。體熱如火。煩躁無汗。心腹鼓脹。食即欲嘔。小便如血。大便秘澀。蒸盛之時?;蝮w腫目赤。寢臥不安。五曰內(nèi)蒸。亦名血蒸。所以名內(nèi)蒸者。必外寒而內(nèi)熱。把手附骨。而熱甚。其根在五臟六腑。其人必因患后得之。骨肉自消。飲食無味?;蚱ぴ锒鵁o光。蒸盛之時。四肢漸細(xì)。足趺腫起。

    大凡男女傳尸之病。心胸滿悶。背轉(zhuǎn)疼痛。兩目不明。四肢無力。雖欲寢臥。臥不得寢者。膂急痛。膝腦酸痛。多臥少起。狀如佯病。每至平旦。精神尚好。午后四肢微熱。面無顏色。喜見人過。常懷忿怒。才不如意。又便多嗔。行立腳弱。夜臥盜汗。夢與鬼交?;蛞娤韧??;蚨囿@悸。有時咳嗽。雖思飲食。不能多餐。死在須臾。精神尚好?;驎r微利。兩脅虛脹。口燥鼻干。常多粘唾。有時唇赤。有時欲睡。漸成沉羸。猶若涸魚不得死矣。其病變狀多端。考其源。先從腎起。初受之氣。兩脛酸疼。腰背拘急。行立腳弱。腎已虛矣。次傳其心。心受其氣。夜臥必驚?;蚨嗾?。心懸汲汲。夢見先亡。有時盜汗。飲食無味??趦?nèi)生瘡。心常煩熱。惟欲眠臥。朝輕夕重。兩頰口唇。悉皆紅赤。如敷胭脂。又時手足五心皆熱。心皆受已。次傳于肺。肺初受氣??人陨倭ΑS袝r氣喘。臥則更甚。鼻口干燥。不聞香臭?;驎r聞朽腐物氣。憒憒欲吐。肌膚枯燥。時或刺痛?;蛩葡x行。干皮細(xì)起。狀如麩片。

    肺既受已。次傳于肝。肝初受氣。兩目。面無血色。常欲顰眉。眼視不遠(yuǎn)。目睛干。又時赤痛?;驈?fù)晴黃。朝暮懵昧。常常合眼。眠臥不熟。肝既受已。次傳于脾。脾初受氣。兩脅虛脹。食不消化。又時瀉利。水谷生蟲。有時肚痛腹脹。雷鳴。唇口焦干。或生瘡腫。毛發(fā)干聳。無有光澤。或時上氣。抬眉喘氣。痢赤黑汁。至此候者。將死證矣。大凡此疾。良由祖先積孽。殺害過多?;蛴忻鼈?。殃及后世?;驕S沒惡趣。未應(yīng)解脫。為人之后。不為釋冤。不為薦福?;蚧即硕?。傳染是疾。以希資救。又其家人久不營葬。不時祭祀。山水沖注。狐貍穿犯。幽宅不寧。出而為祟。遞成相傳。傳染不已。故傳尸非唯一門相染而成也。

    人之氣血衰敗。臟腑虛弱。中于鬼氣。因感其邪。遂成此疾。其候咳嗽不已?;蛐仉醴翋灐?/p>

    或肢體疼痛?;蚣∧w消瘦?;蝻嬍巢蝗?。或吐利不定?;蛲履撗?。或吐鮮血。動至一二升。

    或嗜水漿?;蚝酶柙?。或愛悲愁?;虬l(fā)癲狂?;虮隳缙D難?;蛞蚓剖扯??;蛞蝻L(fēng)雨而來。

    或問病吊喪而得?;虺吣河味?。或因氣聚。或因血行?;蚵杜P于田野?;蚺紩趫@林。

    傳惹斯疾。故傳尸者。須知三尸九蟲。何也。三尸者名在后論。九蟲者煙蟲。寸白。胃蟲。

    人皆可治之。其余六蟲。有六代行在后人。若受一蟲。此人死后。兄弟子孫骨肉親屬。綿綿相傳。以至滅族。凡疾始覺。精神不美。氣候不調(diào)。切戒慎酒色。調(diào)節(jié)飲食。如或不然。妄言邪師?;蜓怨硭?。以至不起。慎之戒之。尸蟲游食日辰。及治法。大抵六蟲一旬偏游。四穴轉(zhuǎn)流。周而復(fù)始。已具六代。法中自立春一日后食起。三日一食。五日一醉。歸于所歸穴。大醉五日。故五日蟲醉??梢韵滤幖熬?。其三日蟲食。切不可妄有醫(yī)治。蟲在人身中。一蟲可占十二穴。六蟲在人身中。共游七十二穴。上旬十日。從心至頭游四穴。中旬從心至臍游四穴。下旬從臍至足游四穴。上旬可先服藥。后灸所游穴。其蟲頭上向。若下火灸。蟲如紫蠶苗。出在汗中。更服藥取之。以蟲盡為度。更服補藥。永得安耳。中旬其蟲所游穴中。

    頭向下。亦服藥取之。不灸也??窒x覺悟。永難取。蓋此蟲性以通靈。務(wù)在精審。勿令有悟可也。

    觀尸蟲色。知病淺深。凡名醫(yī)知者。先知毒瓦斯與蟲并行。攻人臟腑。遇陽日長雄蟲。遇陰日長雌蟲。緣先食臟腑脂膏。故其色白。次食血肉。血肉盡。故其蟲黃赤。次食精髓。故其蟲紫色。精髓盡。故其蟲黑色。傳入腎中。病患方死。若求醫(yī)士曉通病源。先取其蟲。視其理。自知輕重。其蟲如白色??啥辗幯a之。其蟲如黃赤色??闪辗幯a之。其蟲如紫黑色??砂俣辗幯a之。十中可保一二。雖不能為一身除害。亦可為子孫除害矣。

    服藥仍須一載之中。刻意調(diào)攝。亦可痊平。如此得命??蔀樵偕?。又云蟲頭赤者。食患人之肉。其病可治。頭口白者。食患人之髓。其病難治。雖不得斷。則不傳子孫矣。

    六代傳病。及諸蟲形狀。凡治病之道。要須藥病相應(yīng)。神效仍在瀉實補虛。調(diào)治臟腑。

    方得痊愈。故三尸九蟲。種種靈異。莫令知之?;蛩乞掾搿;蛩萍t線馬尾?;蛩莆r蟆形?;蛩拼??;蛩剖笮?。或如爛面。或有足無頭?;蛴蓄^無足。或化精血。歸在亢陽之內(nèi)。種種形類。實難辨之。淺學(xué)之流。難施方劑。誤醫(yī)甚多。枉死不少?;騽t取蟲不補?;騽t學(xué)淺妄傳。皆是徒費資財。通無去病之理。遂致夭折。豈不悲哉。

    三蟲。在人身中染著之后?;虼蠡蛐?。令人夢寐顛倒。夢魂飛揚。精神耗散。飲食漸減。

    形容漸羸。四肢酸痛。百節(jié)勞倦。憎寒壯熱。背膊拘急。腦與頭痛??诳嗌喔伞C鏌o顏色。

    鼻流清涕。虛汗常多。行步艱難。眼睛多痛。其蟲過丙丁日食起。醉歸心穴中。四穴輪轉(zhuǎn)。

    周第二代并尸蟲。形狀游食日治法。第二代為覺勞病。謂傳受此疾已覺得病。覺病者?;寄俗灾?。夜夢不解。與亡人為伴侶。醒后全無。情思昏惰。似醉。神識不安。所嗜食味。輒成患害?;騽t氣發(fā)動風(fēng)所加。四體不和。心胸滿悶。日漸羸瘦。骨節(jié)干枯?;驀I酸水?;騽t醋心。唇焦口干。鼻塞腦痛。背膊酸疼。虛汗常出。腰膝刺痛。如此疾狀。早須醫(yī)治。失時致傷三蟲。在人身中。令人氣喘。唇口干。咳嗽憎寒。心煩壅滿。毛發(fā)焦落。氣脹吞酸。津液漸衰。次多虛竭。鼻多清水。四肢將廢。臉赤面黃。皮膚枯瘦。腰膝無力。背脊酸疼。吐血唾膿。語聲不利。鼻塞腦痛。胞膈多痰。重者心悶吐血。強倒在地。不能自知。其蟲遇庚辛日食起。歸肺中四穴。輪轉(zhuǎn)周而復(fù)始。大醉可醫(yī)矣。灸取蟲后。補肺當(dāng)瘥。

    每三代病并尸蟲。形狀游食日治法。每三代為傳尸勞病。傳受病患。自得之日。漸羸瘦。

    頓改容顏。日日憂惶。夜夜恐懼。不遇良醫(yī)。就死不遠(yuǎn)。

    三蟲在人身中。令人三焦多昏。日常思睡。嘔吐苦汁?;蛲虑逅诚?。腸脹虛鳴。臥后多驚??诒巧彙4胶诿媲?。日漸消瘦。精神恍惚。魂夢飛揚。飲食不消。氣咽氣干。汗出如油。目昏多淚。其蟲遇庚寅日食起。醉歸厥陰穴中四穴。輪轉(zhuǎn)周而復(fù)始。大醉可醫(yī)矣。取其蟲后服。補藥當(dāng)瘥。

    第四代病并尸蟲。形狀游日治法。

    三蟲在人身中。令人臟腑虛鳴。嘔逆。腸中癖氣塊。憎寒壯熱。肚大筋生。腰背疼痛。

    或虛或瘦。瀉痢無時。行履困重。四肢憔悴。時氣上喘??诳嗥じ?。飲食過多。要吃酸咸之物。其蟲遇戊己日食起。醉歸脾穴中四穴。輪轉(zhuǎn)周而復(fù)始。大醉可醫(yī)矣。取出蟲后。服補藥當(dāng)瘥。

    第五代病并尸蟲形狀游。食日治法。

    三蟲在人身中。令人多怒氣逆。筋骨拳變。四肢解散。面黑面青。憎寒壯熱。腰背疼痛。

    起坐無力。頭如斧斫。眼睛時痛。翳膜多淚。背膊刺痛。力憊身羸。手足干枯。臥著床枕。

    不能起。手足似中風(fēng)。四肢頑麻。腸內(nèi)多痛。眼見黑花。忽然倒地。不省人事。夢寐不祥。

    覺后遍體虛汗。其蟲遇甲子日食起。醉歸肝腸穴中。四穴輪轉(zhuǎn)。周而復(fù)始。大醉可醫(yī)矣。取蟲出后。補肝當(dāng)瘥。

    第六代病并尸蟲游食治法。

    三蟲在人身中。居于腎臟透連脊骨。令人思食。是物要餐。身體羸。腰膝無力。髓寒骨熱。四肢枯干。眼見火生?;蜓鄱嗪诎怠6鷥?nèi)虛鳴。陰濕燥癢。冷汗如油。夢與鬼交。小便赤黃。醒后昏沉。臍下結(jié)硬?;虮夹男?。看物如艷。心腹悶亂。骨節(jié)疼痛。其蟲遇丑亥日食起。醉歸腎穴四穴。輪轉(zhuǎn)周而復(fù)始。大醉可醫(yī)矣。蟲出后。補腎填精當(dāng)瘥。

    取蟲防護(hù)法。

    先令病患家用好紙糊一室。不留罅隙。尋志誠人過遞。以安息香水灑了過遞人之身。又以雄黃雌黃涂其鼻孔耳眼唇上。安排鐵鉗一個。布巾一幅。用香油二斤。以鍋盛頓微煎令沸。

    仍服藥后腹中疼痛。如刀斧劈。不妨。至巳牌必須下蟲?;蛉∠鲁舴x如膠膝?;蛲聻a膿血癥塊。皆于灰桶中。其蟲或從汗出。紫蠶苗狀?;蛴诙强谥谐觥;蛐”阒谐觥.惏阈螤畈恢挂灰??;蚯嗪诨螯S紅。大者急用鐵鉗取于油內(nèi)煎。當(dāng)日將油紙裹蟲入瓦罌內(nèi)。鍛石填實。埋棄于深山遠(yuǎn)僻處。免致再染人?;既艘路蚕2⒔詶壢?。醫(yī)人吩咐藥后。亦須遠(yuǎn)去。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