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膈氣,心胸中痛者。由宿食寒氣,在于臟腑之間,因其經(jīng)絡痞塞,不得宣通,臟腑虛,邪
方
木香丸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氣滯疼痛,連于腹脅,飲食不下。
木香(一兩)青橘皮(一兩去白瓤焙)檳榔(一兩)桂心(一兩)干姜(半兩炮制銼)人參母(三分去常含
赤茯苓散
治膈氣,壅滯攻心,胸中連肩背痛,日夜不止。
赤茯苓(一兩)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一兩)兩去粗皮涂姜汁候,稍
丁香散
治膈氣,心胸冷氣疼痛,不食少力。
丁香(半兩)濃樸(一兩去粗皮姜汁炙)桂心(三分)白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去滓,入酒
檳榔散
治膈氣,心胸冷硬,氣結疼痛。
檳榔(二兩)木香(一兩)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焙)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前胡(一兩煎至六分,
桂心散
治膈氣,心胸伏滯,冷氣疼痛,飲食不下。
桂心(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牛李根(一兩銼)訶黎勒皮(二兩)計時候稍
柴胡散
治膈氣,心胸煩滿疼痛,及走疰,氣欲絕。
柴胡(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當歸(三分銼微炒)木香(一兩)檳榔(一兩)至六分,去
小草丸
治膈氣,心胸間痛,氣逆,飲食不下。
小草(三分)桂心(三分)細辛(三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川椒(三分去目閉口者微飲下三
半夏散
治膈氣,積冷氣痛,心中滿悶,不能下食,或嘔或吐。
半夏(一兩湯浸七次去滑)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干微炒)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同煎六
濃樸散
治膈氣,心胸虛寒疼痛。
濃樸(二兩去粗皮涂姜汁炙)吳茱萸(一兩湯浸七次焙干炒)桂心(一兩)白術(一兩)陳
木香散
治膈氣,心胸氣痛,不可忍。
木香(半兩)吳茱萸(一兩湯浸七次焙干微炒)桂心(三分)上為細散,每服二錢,以水一
白術散
治膈氣,心膈間痛宜服。
白術(一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神曲(一兩炒微黃)上為細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
干姜散
治膈氣,食后嘔逆,心胸疼痛。
干姜(半兩炮)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干)白術(二兩)上為細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
枳實散
治膈氣,心胸氣逆,時腹疼痛。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桂心(一兩)上為細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前胡湯
(出千金方)
治胸中久寒,癖實膈塞,胸痛,氣不通利,三焦冷熱不調,飲食減少無味,或寒熱
身重,臥不欲起。
前胡人參甘草當歸半夏(各二兩)大黃防風麥門冬吳茱萸黃芩(各一兩)師方云,若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夫膈氣,心胸中痛者。由宿食寒氣,在于臟腑之間,因其經(jīng)絡痞塞,不得宣通,臟腑虛,邪
方
木香丸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氣滯疼痛,連于腹脅,飲食不下。
木香(一兩)青橘皮(一兩去白瓤焙)檳榔(一兩)桂心(一兩)干姜(半兩炮制銼)人參母(三分去常含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壅滯攻心,胸中連肩背痛,日夜不止。
赤茯苓(一兩)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一兩)兩去粗皮涂姜汁候,稍
丁香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冷氣疼痛,不食少力。
丁香(半兩)濃樸(一兩去粗皮姜汁炙)桂心(三分)白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去滓,入酒
檳榔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冷硬,氣結疼痛。
檳榔(二兩)木香(一兩)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白焙)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前胡(一兩煎至六分,
桂心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伏滯,冷氣疼痛,飲食不下。
桂心(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牛李根(一兩銼)訶黎勒皮(二兩)計時候稍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煩滿疼痛,及走疰,氣欲絕。
柴胡(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當歸(三分銼微炒)木香(一兩)檳榔(一兩)至六分,去
小草丸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間痛,氣逆,飲食不下。
小草(三分)桂心(三分)細辛(三分)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川椒(三分去目閉口者微飲下三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積冷氣痛,心中滿悶,不能下食,或嘔或吐。
半夏(一兩湯浸七次去滑)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干微炒)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同煎六
濃樸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虛寒疼痛。
濃樸(二兩去粗皮涂姜汁炙)吳茱萸(一兩湯浸七次焙干炒)桂心(一兩)白術(一兩)陳
木香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氣痛,不可忍。
木香(半兩)吳茱萸(一兩湯浸七次焙干微炒)桂心(三分)上為細散,每服二錢,以水一
白術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膈間痛宜服。
白術(一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神曲(一兩炒微黃)上為細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
干姜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食后嘔逆,心胸疼痛。
干姜(半兩炮)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干)白術(二兩)上為細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
枳實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心胸氣逆,時腹疼痛。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桂心(一兩)上為細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前胡湯
(出千金方)
治胸中久寒,癖實膈塞,胸痛,氣不通利,三焦冷熱不調,飲食減少無味,或寒熱
身重,臥不欲起。
前胡人參甘草當歸半夏(各二兩)大黃防風麥門冬吳茱萸黃芩(各一兩)師方云,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