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膈氣嘔吐酸水

    作者: 朱梓

    (附論)夫五膈氣,嘔吐酸水者,胸中氣滯,胃有宿飲,冷水停積,乘于脾胃,脾得水濕,則不能消

    丁香散

    (出圣惠方)

    治五膈氣。脾胃虛冷。嘔吐酸水。不能下食。四肢乏力。

    丁香(半兩)白術(shù)(三分)桂心(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半夏(半兩湯洗七次干姜(半兩去粗皮)上為散

    訶黎勒皮散

    (出圣惠方)

    治五膈氣,胸中噎塞,嘔吐酸水,不能下食。

    訶黎勒皮(一兩)雞舌香(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豆蔻(半兩去皮)人參(草(一分炙計(jì)時(shí)候,

    草豆蔻丸

    (出圣惠方)

    治五膈氣,脾胃久冷,嘔吐酸水,臍腹痛,不思飲食。

    草豆蔻(一兩去皮)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縮砂(一兩去皮)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分)雞舌香餅,和搗三二百

    白術(shù)散

    (出圣惠方)

    治五膈氣,嘔吐酸水,寒氣上攻于胸中刺痛,腹脅脹滿,飲食不下。

    白術(shù)(一兩)木香(半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干)桂心(一兩)陳橘皮(一兩去白瓤樸(一兩半六分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五膈氣,嘔吐酸水,脾胃虛寒,不能下食。

    半夏(半兩湯洗七次去滑)檳榔(半兩)紅豆蔻(半兩去皮)桂心(三分)木香(半兩)白良姜(半稍熱

    赤茯苓丸

    (出圣惠方)

    治五膈氣滯,宿食不消,嘔吐酸水,腹脹不能下食。

    赤茯苓(一兩)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大麥(一兩炒微黃)桂心(一兩)干姜(一兩炮甘草(半兩十丸。

    木香散

    (出圣惠方)

    治五膈氣,脾胃虛冷,食不消化,嘔吐酸水,四肢不和,面色青黃,漸木香(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焙)蓽茇(半兩)干姜(半兩炮)訶黎勒皮(一兩)大細(xì)散,每服

    檳榔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氣,脾胃虛寒,不能下食,嘔吐酸水,時(shí)腹胸膈刺痛。

    檳榔(一兩)人參(一兩去蘆)白術(shù)(一兩)白豆蔻(一兩去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上為粗散

    木香散

    治五膈氣,及胃口不和,多吐酸水,不思飲食。

    木香(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附子(三分炮制去皮臍)丁香(半兩)干姜(半兩炮制銼)兩)上為散,

    濃樸散

    (出圣惠方)

    治五膈氣,心胸久冷,結(jié)滯,時(shí)多嘔吐酸水,水谷不消。

    濃樸(一兩半去粗皮姜汁炙令香)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干炒)人參(一兩去蘆)陳橘皮心(半兩)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