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山嵐瘴氣瘧(附論)

    作者: 朱梓

    夫傳言。瘴者山川癘毒之氣。又云。江山霧氣多瘴。蓋以其氣郁蒸而然也。諸家方論。

    治瘴以氣而陰東陰冬土而郁毒之氣尤甚。故當是時。瘴疾大作。不論老壯?;蛞蝠囷栠^傷?;蚧蛏嫦獫尽5粑箽?。皆成瘴疾。其狀頭疼體痛。胸膈煩滿。寒熱思食。發(fā)渴引飲。或身黃腫脹。眉須脫落。是皆毒癘郁蒸所致。夫生人宜無所受。且日食檳榔。蓋檳榔之為性。破堅毒除蘊積故耳。治法次以丹砂上正其陽。陰陽氣正。中滿自消。然后以檳榔解其余蘊。瘴致?;蛳群鬅??;蛳葻岷蠛?。嶺南率稱為瘴。江北總號為瘧。此由病。然南方溫毒此病尤甚。原其所歸。大略有四。一山溪毒瓦斯。二風四發(fā)以熱毒。在此之中。熱毒最重。故所用藥物。須審病源?;集懻嗡啦恍?。所以然者。瘴體先虛。虛不宜痢。又瘴宜冷差。痢宜溫益痢。大率如此。不可不慎。非但宜藥療。亦須宜將息取適。若能痢。溫而斷瘧。最為妙也。如不然。先須斷痢。然后療瘴。瘴緩痢又服瘴藥皆在發(fā)前。必須平旦空腹。服藥之后。勿洗手面漱口。勿既過發(fā)時久。小進糜粥。如此將療。無不即斷。又當發(fā)熱之時。

    若心下冷結(jié)。更是難療。得瘧之后。復生癥癖。亦有即發(fā)氣者取其得吐彌善。水煮豉研犀汁與服。兼時進生葛根汁。其人和飲之。并燒豬糞作黃龍湯亦善。各可服三二升。又搗一大服此俱效。其鼠并頭皮五臟等全搗。若汁少。著少許水和絞

    大五補湯

    (出千金方)

    治時行后。變成瘴瘧。

    桂心(三十銖)遠志桔梗芎(各三兩)茯苓干地黃芍藥人參白術當歸黃夏麥門冬一夜令盡。

    白薇湯治瘴瘧。經(jīng)百日或一年者。

    白薇蜀漆葉(各半兩)常山(一兩)知母(切焙半兩)大黃(生一兩)鱉甲(去裙醋顆者三枚切)麻豆大。每面立效

    白術丸治瘴瘧。

    白術丹砂(研)麝香(研)丁香訶黎勒皮安息香(入胡桃仁同研)檀香蓽茇犀角為末。

    臂。辟

    治山瘴瘧。寒熱頭疼方。

    (出圣惠方)恒山(半兩)烏梅肉(七枚微炒)豉心(半兩)桃枝(一枝)柳枝(半兩)鱉甲(半兩涂醋糞(二十七枚服。良

    麝香散治瘴瘧。

    麝香(研一錢)鱉甲(去裙醋炙黃半兩)丹砂(研二分)甘草(炙半分)大黃(炒三分)

    木香丸

    (出直指方)

    治瘴。

    檳榔(雞心者)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木香人參附子(大者炮制去皮臍)濃樸((炮)甘草(炙肉豆蔻(六枚去殼)脹肢下血刺痛。積年血塊。手足心煩熱。不思飲食。生姜湯下三十丸。取利。小兒五歲以上。疳氣腹脹氣喘。燈心溫湯下五七丸。小者減丸數(shù)。凡胸腹飽悶不消。脾泄不止。臨臥溫酒下。

    取利。食毒癰疽發(fā)背。嵐瘴氣。才覺頭痛背膊拘急。即便宜服之??炖麨槎?。常服可以不染瘴疾。凡瘴疾皆因脾胃實熱所致。常以涼藥解膈上壅熱。并以此藥通利彌善。此藥本治嵐瘴。及瘟瘧大效。以快利為度。

    菖蒲散治瘴氣。久治不瘥者。

    菖蒲(干者)白術(銼炒)蒼術(銼焙)梔子仁荊芥穗芎(各一兩)甘草(炙銼)干湯調(diào)下二

    十補丸治瘴氣虛弱。面色萎黃。不思飲食。或困或醒。心腹脹滿。痞氣耳鳴。補

    元氣。

    巴戟(去心)肉蓯蓉(酒浸切焙)白術(米泔浸一宿切焙)五加皮(銼炒)石斛(去根各一三兩)上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招呐R臥溫酒下。鹽湯亦得。

    茵陳蒿丸

    (出圣惠方)

    治瘴疫時氣。溫黃。若嶺表行。此藥常帶隨身。

    茵陳蒿(四兩)大黃(五兩)豉(五合熬)恒山梔子仁(熬)芒硝(研)杏仁(去皮尖雙末。

    煉不吐欲發(fā)

    露宿湯

    恒山(炒一兩)秦艽(去苗土)梔子仁(各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三盞。

    入烏梅二去滓

    卻毒散

    (出十便良方)

    治山嵐瘴氣。有黑霧起處。急服。

    麻黃(去根節(jié))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各一兩)烏頭(炮去皮臍)白術(各半兩)防風(溫酒調(diào)下木多上痢

    烏梅湯治瘴氣。

    烏梅(銼焙一斤)半夏(半斤生姜絞汁浸二宿焙干)桂(去粗皮一兩)馬鞭草(焙半斤)荊五片煎

    丹砂丸治山嵐氣。安心臟。

    丹砂(研半兩)阿魏(一分米泔浸令軟研以醋為糊用)白術人參白茯苓(去黑皮)當歸酒嚼下

    秦艽湯治山嵐瘴氣如瘧。

    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各半兩)恒山(二分)烏梅肉(三枚)糯米(一撮)上銼如麻豆

    常山飲治山嵐瘴。面黃力劣。寒熱往來。心胸煩悶。

    常山(二兩)干漆(炒煙出三兩)甘草(炙銼一兩)豉(生用一合)上搗篩。

    每服五錢。水

    豫固丸治嶺南諸瘴。

    丹砂雄黃(各一兩井水飛過令干)鬼臼(半兩為末)阿魏(一分用酒半升熬成膏)上藥研病者

    香椿散治瘴氣惡心。四肢疼痛??谕滤崴?。不思飲食。憎寒壯熱。發(fā)過引飲。二

    廣七閩多

    瘴。又謂黃茅

    謂之黑腳瘴。蝦蟆香椿嫩葉(酒浸焙三兩)甘草(炙)南壁土(向日者)臘茶(各一兩)上為散。

    每服二錢

    煮豆丸治嵐瘴。

    白術貫眾(去土)蒼術(去皮)甘草(炙等分)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每一丸。

    先干百

    炒桃仁

    (出余居士選奇方)

    治山嵐氣。預辟瘴癘。

    桃仁(一斤)吳茱萸青鹽(各四兩)上為一處。鍋內(nèi)炒。候桃仁熟為度。以瓷瓶貯。

    密封毒瓦斯

    治山瘴瘧。乍寒乍熱。乍有乍無。

    (出圣惠方)鯪鯉甲(十四枚微炙)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柴胡(一兩去苗)恒山(二兩)虎稍稍暖飲

    鯪鯉甲酒

    (出圣惠方)

    治山瘴瘧。南方山嶺瘴氣。令人寒熱。發(fā)作無時。萎黃

    腫滿。四肢痹鯪鯉甲(炙五枚)鱉甲(去裙醋炙黃)烏賊魚骨(去甲)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分)常涂身體

    常山酒

    常山苗(一握無苗取根五兩代之)獨顆蒜(七顆)淡竹葉(二握)豉(一合)鱉甲(三兩炙)生蔥、

    山瘴瘧酒

    (出鮑氏方)

    療乍寒乍熱。乍有乍無。及勞瘧發(fā)歇不定。久不瘥。

    常山(三兩)鱉甲(炙)升麻烏賊魚骨(去甲)附子(各一兩)上并切。絹袋盛。以酒六莧菜

    治山瘴瘧。發(fā)作寒熱方。

    (出圣惠方)恒山(三兩)烏梅肉(三十枚)甑帶(三寸)真緋絹(三寸)獨顆蒜(一枚)上以酒二大盞止。

    糕角飲子

    (出圣惠方)

    治山瘴瘧。

    米糕角(半兩九月九日者)寒食飯(二百粒)恒山(一兩銼)豉(一百粒)獨顆蒜(一枚)

    保安湯治山嵐瘴瘧。寒熱久不瘥。

    常山(半兩)青蒿知母(各一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半兩)上粗搗篩。

    每服二錢。

    大黃湯治患瘴熱實。兼吐痢者。

    大黃常山升麻甘草(炙各三兩)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發(fā)前盡服。

    觀音丸

    (出直指方)

    治暑毒瘴毒。

    圓白半夏(生)烏梅肉母丁香川巴豆(不去油各十枚)上為末。姜汁面糊丸。

    麻子大。

    常山散治山瘴瘧。

    常山(八分)橘皮(六分)牡蠣(四分熬)桂心(二分)上為散。發(fā)日平旦。

    酒服一匕。

    臨皆瘥。忌生蔥生菜。

    常山丸

    (出肘后方)

    治瘴瘧。兼痢不止。

    常山黃連豉〔各二(三)兩熬〕附子(二兩炮)上搗篩。蜜為丸??崭狗耐?。欲發(fā)三二兩

    砒霜丸治嵐瘴寒瘧。兼解邪毒。

    砒霜(一分)淀花(二兩)鐵砧上末(四兩淘凈)上為細末。用麝香少許。金銀箔四十片。

    草豆蔻飲

    (出十便良方)

    治山嵐瘴毒瓦斯。令不著人。

    草豆蔻(去皮)高良姜甘草(炙各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煎作熟水。頻飲之。

    破塊丸治受瘴。結(jié)成氣塊。腹中不能消散。服之效。

    蓽茇(一兩)大黃(一兩各生用)上為末。入生麝香少許。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

    磁石丸治瘴。收陰。

    以磁石三兩醋淬一七遍。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新汲水咽下。

    丹砂散治瘴。正陽。

    以丹砂三兩。水飛研細。每服半錢。溫蜜水調(diào)下。平旦一服。

    檳榔湯治瘴。解毒。

    以檳榔三兩。生銼。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日午一服。凡欲服此藥隔夜先服磁石丸。

    勢盡

    常山飲

    (一名七圣散出傳信適用方)

    治山嵐瘴瘧。寒熱往來?;蚨找话l(fā)?;?/p>

    三日一發(fā)。悉常山(銼)濃樸(去粗皮生姜自然汁炙熟各一兩)草豆蔻(去皮)肉豆蔻(去殼各一枚)烏分。去滓

    大正氣散

    (出三因方)

    治山嵐瘴氣。發(fā)作寒熱。遂成瘧疾。

    附子(炮去皮臍)濃樸(姜汁制)桂心甘草(炙)干姜(炮)陳皮(各一兩)茱萸(半兩七分。

    去滓

    大效人參散

    (出經(jīng)驗良方)

    治山嵐瘴瘧。不以久近。或寒或熱?;蚝疅嵯嗉?。

    或連日間日。

    人參(去蘆頭)常山(銼)青蒿(去根梗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半。如明日當發(fā)。

    丹砂丸治療瘧瘴癘。

    朱砂(光明者)牛膝常山(各等分)上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候瘧發(fā)日。

    平明服七等。

    恒山丸

    (出圣惠方)

    治山嵐瘴瘧。

    恒山(一兩銼)桃仁(六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別搗)豉(一合炒干)上為末。以雞子白生用

    常山酒療瘴瘧及瘴氣。

    常山(三兩細切)蒜(七瓣)上搗碎。虛弱者二兩。蒜七瓣去皮尖切。以酒小一升半。

    漬浸三七

    地龍飲

    (出危氏方)

    治瘴瘧諸瘧。大燥煩熱。

    生地龍(二條研細)上入生姜汁、薄荷汁、生蜜各少許。新汲水調(diào)下。如熱熾。加腦子少許

    附子湯

    (出危氏方)

    治瘴瘧經(jīng)久不瘥。正氣羸弱。身熱如火。極熱連日方醒。

    發(fā)時沉著枕簟附子(二枚一枚生去皮臍一枚炮去皮臍鹽水浸各一兩)上銼散。每服三錢。水盞半。

    姜七片十丸

    治山瘴瘧不相染。除毒瓦斯方。

    (出圣惠方)上以生葛根不限多少。搗絞取汁。極量飲之。去熱毒瓦斯。自然而瘥。

    蜀漆丸療瘴瘧不瘥。

    蜀漆青木香升麻鱉甲(炙)牡蠣朱砂(研)豬苓香豉(各四兩)常山大黃(各止。

    木香丸治諸瘴癘。及蠱毒瘧等。

    木香(一分生)升麻(三分)鱉甲(去裙醋炙黃)甘草(炙各半兩)玄參豬苓(去黑桐子大。

    常山飲治一切瘴瘧。

    常山秦艽(去苗)甘草(炙銼)麻黃(去根節(jié))烏頭(炮去皮臍銼)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銼如麻豆。每服

    砒霜丸治山嵐瘴瘧?;蛉肷皆缥就咚?。令人寒熱如瘧。終日不已。頭疼痰逆。嘔

    吐不下食砒霜雄黃丹砂玳瑁(鎊)藜蘆(炒)椿葉(陰干者各一兩)阿魏(一兩半別研)上緋絹袋盛。系于丸。如吐甚以冷

    麻黃散療瘴瘧。

    麻黃(去節(jié))杏仁(去皮尖熬)甘草(炙)人參鱉甲(各二兩炙)上為細末。

    每平旦空腹菜、

    赤小豆丸

    (出圣惠方)

    治山嵐瘴瘧。

    赤小豆鬼臼丹砂(研)雄黃(研)阿魏(研各半兩)鬼箭羽(各半兩)上先搗研五味。

    白蜜湯

    (出圣惠方)

    療瘧瘴癘。

    上取五六歲兒小便一升。內(nèi)白蜜二匙。攪使相得。去白沫訖。即頓服。當大吐碧綠痰。

    然后

    治山瘴瘧不相染。除毒瓦斯方。

    (出圣惠方)以香豉一合。水一大盞。煎至半盞。去滓溫服。

    荷葉散治山嵐瘴氣。痰滯嘔逆。時發(fā)寒熱。

    干荷葉(大者一片)砒霜(研一分)綠豆(半兩)甘草(一分炙)上為細末。

    水調(diào)服之。

    冷湯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治瘴毒。內(nèi)寒外熱。咽嗌間。煩躁不解。

    甘草(三寸炙黃為細末)人參(半錢為末)黑附子(去皮臍末半錢)淡竹葉(十四片)大棗

    樂令黃湯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治嶺南瘴毒。發(fā)寒發(fā)熱。熱多煩躁。引飲。大便

    不通。小便赤黃(洗炙)人參(洗)橘皮(湯浸去白)當歸(洗)桂心(削去無味者)細辛(去葉)前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姜三片棗子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姜附湯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治瘴毒陰候。發(fā)熱或寒。煩燥手足冷。鼻尖涼。身體

    疼重。舌上苔黑附子生去皮臍。每個分作四分。細切。每分用水一盞半。入炮黃干姜二錢。切作片子同

    附子理中湯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治瘴毒內(nèi)寒。自利煩渴。手足厥冷。發(fā)熱燥悶。

    嘔逆悶亂。

    黑附子(炮去皮臍)白術人參干姜(炮)甘草(炙)上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

    香樸飲子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止寒熱瘴。

    常山(酒浸一宿)地榆(洗)檳榔橘皮(湯浸去白焙)濃樸(姜制)草果子(和皮)上等

    木香飲子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止發(fā)熱瘴。

    常山(酒浸一宿)甘草(炙)茴香(炒)檳榔木香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煎

    不換金散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治寒熱瘴。

    蒼術(米泔浸一宿)濃樸(去粗皮姜制)半夏〔湯浸七次各一兩姜一(二)兩同搗爛焙干〕每服二錢。水

    五苓散

    (出廣南衛(wèi)生方)澤瀉(銼二兩半)豬苓(去皮一兩半)茯苓(去皮一兩半)白術(去蘆頭一兩半)桂(去粗

    黃建中湯

    (出廣南衛(wèi)生方)黃(去蘆頭一兩)桂(去粗皮一兩)甘草(炙銼六錢半)白芍藥(三兩洗去皮炒)上為粗再

    大養(yǎng)脾丸

    (出廣南衛(wèi)生方)干姜(炮二兩)縮砂(去皮二兩)茯苓(去皮一兩)甘草(銼炙一兩半)大麥(炒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白術(半兩)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作八丸。每服一丸。

    細嚼生姜

    治丈夫婦人患熱瘴。心中煩悶。炮躁飲水不已?;杳灾廖U摺R环⑿?。

    生地黃根、生薄荷葉不以多少。凈洗。砂缽內(nèi)搗爛。取自然汁入麝香少許。用新井花水調(diào)下

    療嵐瘴氣入腎中。變發(fā)寒熱。心燥肺弱。

    黃連(末)生栝蔞地黃羊乳上等分。和黃連末。任多少為丸。用米飲服三二十丸。

    濃樸散理山嵐氣。脾胃痰毒。常宜服此方。

    好濃樸(一斤半去皮以生姜一斤半取汁涂炙盡為度)半夏(一斤湯洗過以粟米炒黃)上為散

    朱砂丸治辟山嵐氣。安心臟。

    朱砂(半兩顆塊者為上乳缽內(nèi)研飛過)人參茯苓(各一兩)阿魏(一分米醋浸令半日以軟阿魏并醋先嚼

    攻寒湯復陽氣。逐寒邪。辟瘴疫。

    高良姜桂心(各一兩)甘草(三兩)上將姜桂碎銼。以清油半兩煎。不住攪。候焦褐色。

    濃樸湯健脾胃。散風濕。止惡心腹痛。辟山嵐瘴氣。

    濃樸(四兩制了者)甘草(六兩)干姜(二兩)陳皮(二兩)上四件。并粗銼。

    以井花水洗

    仙術湯辟山嵐瘴氣。及晨朝暮夜。觸冒寒邪。

    蒼術(九兩)棗(四枚)干姜(半兩)杏仁(一兩半)甘草(二兩三分)鹽(六兩)上為細

    如神鱉甲湯治一切瘴瘧。

    鱉甲(好醋炙透去裙)常山烏梅肉桂心柴胡(去苗)知母(各一兩)牡蠣(半兩

    柴胡飲子治嵐瘴。

    柴胡常山青蒿甘草秦艽人參茯苓枳殼(炒)半夏(湯蕩七次)上各等分。焙逐日一紫菜、豬

    沃雪湯治山嵐瘴氣。

    蒼術(炮去粗皮)甘草(鹽擦炙各二兩)防風(細切)白芍藥(去皮)濃樸(去粗皮用生姜水二盞身體

    必效散治山嵐瘴瘧。

    青橘皮(去白)陳橘皮(去白)常山神曲地龍(去土)檳榔栝蔞甘草(炙)秦艽(犬、魚、腥、羊肉。

    半夏草果散治嵐瘴。及一切瘧疾。

    半夏(七個湯泡七次每次百沸候湯冷用手搓去滑)全青橘皮(四個)棗子(五枚)烏梅(五碎。同入砂瓶作一

    草果七棗湯

    (出朱氏集驗方)

    治瘴瘧。

    草果常山貝母雞心檳榔大棗甘草烏梅上七味等分。青蒿倍之。每服四錢。

    七棗湯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治老人虛人發(fā)熱?;蚝疅嵴委?。

    治天行瘧瘴。寒熱咳嗽。痰壅飛尸。喉閉瘡腫。

    (出本草)以草犀根。煮汁服之。

    治瘴瘧。

    (出本草)取鹽麩子。干搗為末。食之。嶺南人將以防瘴。

    治瘴瘧寒熱。邪氣泄痢。陰氣不足。能止渴。

    以小豆花于豉中煮。五味調(diào)和。作羹食之。

    治瘴瘧。

    (出本草)取海鷂魚。燒令黑。末服二錢匕。此魚似鷂。有肉翅能飛上石頭。一名石礪。一名邵陽魚

    治勞熱瘴瘧。

    (出本草)用土紅山葉搗爛。酒漬服之。

    治瘴瘧渾身熱連背項。

    (出本草)以茴香子搗汁服之。

    治勞瘴甚佳。

    (出本草)用土紅山根如葛頭者。薄切。用米泔浸二宿。更用清水浸一宿。取出。切炒令黃色。搗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姜一小片同煎服。

    治瘴。

    (出本草)以菝根浸赤汁。以煮粉啖之。即金剛根也。

    治瘧瘴寒熱。

    (出本草)以果然肉煮食之。亦坐其皮為褥。

    治天行瘴瘧疫毒。

    (出本草)以百丈青煮服。亦搗絞汁服。

    治久瘴瘧。寒熱無時者。

    (出本草)以死人頂骨。十字解者。燒令黑。細研。白飲和服。

    七物升麻丸

    (出本草)

    治瘴。

    升麻犀角黃芩樸硝梔子大黃(各二兩)豉(二升微熬)上同搗散。蜜丸。

    覺四肢明目

    治瘴瘧

    以千里芨煮。不拘時少服之。吐下。

    萬靈丸治瘴瘧

    用川常山好者一兩。為細末。以水兩碗。沙糖一塊。如小胡桃大白沙蜜一匙。令同于砂石器著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