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消渴口舌干燥

    作者: 朱梓

    (附論)夫脾主口。心主舌。消渴口舌干燥者。邪熱積于心脾。津液枯耗。不能上湊故也。其證飲

    麥門冬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口干喜飲水。小便數(shù)。心煩悶。健忘怔

    忪。

    麥門冬(去心焙)土瓜皮(銼)山茱萸鹿茸(酒浸炙去毛)牛膝(去苗銼)狗脊(碎銼膽草菟絲子(煮小麥

    犀角丸

    (出圣惠方)

    治消渴??谏喔稍餆?。心神如狂。

    犀角屑(三分)鉛霜(半兩細(xì)研)麥門冬(二兩去心焙)鐵粉(一兩細(xì)研)甘草(半兩炒微兩)玄參(半兩)每于食后。煎

    升麻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口舌干燥。四肢酸疼。日晡頰赤煩悶。

    升麻黃連(去須)龍膽黃芩(去黑心銼)犀角(鎊)葳蕤知母(焙各一分)前胡(去蘆子大。

    每服

    麥門冬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口舌干燥。心神煩熱。

    麥門冬(一兩去心)地骨皮(三分)栝蔞根(三分)人參(半兩去蘆頭)蘆根(一兩銼)黃為散。

    人參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谏喔稍餆?。

    人參(二分去蘆頭)地骨皮(一兩)赤茯苓(三分)麥門冬(三兩去心)甘草(二分炙微赤兩)上為散。

    磁石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腎臟虛損。腰腳無(wú)力??谏喔稍?。

    磁石(一兩半搗如麻子粒大先以水淘去赤汁候干分為五貼每貼用綿裹入貼藥內(nèi)煎之)黃(銼榔(銼各半兩)一方磁

    玉泉丸

    (出直指方)

    治消渴口干。

    麥門冬(去心焙)人參茯苓黃(半生半炙蜜)烏梅肉生甘草(各一兩)栝蔞根干

    烏梅湯治消渴。膈熱咽干。止煩渴。生津液。

    烏梅肉(炒二兩)茜根(銼一兩)黃芩(去黑皮一兩)葛根(銼)人參白茯苓(去黑皮)

    止渴銼散

    (出直指方)

    治渴口干。

    枇杷葉(新布拭去毛炙)干葛根生姜(切片焙各一兩)大烏梅(七個(gè))大草果(二個(gè)去皮)

    人參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止虛煩。除口舌干燥。宜服此。

    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半兩去蘆頭)黃(三分銼)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生姜半分。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麥門冬丸

    (出圣惠方)

    治消渴口舌干燥狂亂

    麥門冬(三兩去心焙)栝蔞根(三分)知母(三分)黃芩(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如梧桐

    赤茯苓煎

    (出圣惠方)

    治消渴。心神煩亂。唇口焦干。咽喉不利。

    赤茯苓(九兩為末)白蜜(半斤)淡竹瀝(一小盞)生地黃汁(一小盞)上調(diào)攪令勻。

    以慢

    茅根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诟伞P”銛?shù)。

    茅根(銼)蘆根(銼)菝(細(xì)銼各三兩)石膏(碎一兩半)烏梅(去核半兩炒)淡竹葉

    麥門冬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诟梢?。

    生麥門冬(去心一兩半)栝蔞根(二兩)茅根竹茹(各五兩)小麥(三合)烏梅(去核七

    天竺黃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心神煩躁??诟缮酀?。

    天竺(一兩細(xì)研)黃連(半兩去須)梔子(半兩)川大黃(半兩微炒)馬牙硝(半兩細(xì)研)

    茯苓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口干唇焦。心脾臟熱。唯欲飲水。

    白茯苓(去黑皮)麥門冬(去心焙各四兩)石膏(五兩)茅根(銼一升)上咀。每服四

    黃連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谏喔稍铩岵荒茱嬍?。宜服。

    黃連(二兩去須)葛根(二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枇杷葉(二兩拭去毛炙微黃)上為細(xì)溫服

    鉛霜丸

    (出鄭氏家傳濁渴方)

    治消渴??诟蔁┰?。飲水無(wú)度。

    鉛霜(半兩)青黛栝蔞根(各一兩)龍腦(少許)上細(xì)末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

    生麥門冬湯治消渴??诟审w瘦。

    枸杞根白皮(銼)生麥門冬(去心)小麥(各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

    枸杞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唇干舌燥。

    枸杞(銼二兩)石膏(碎一兩)小麥(一兩五錢)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

    煎至七分

    地黃煎

    (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唇干舌燥。

    生地黃(細(xì)切三斤)生姜(細(xì)切半斤)生麥門冬(二斤去心)上一處于石臼中搗爛。生布絞

    冬瓜飲

    (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口干。日夜飲水無(wú)度。渾身壯熱。

    冬瓜(一枚重三斤去皮瓤分作十二片)麥門冬(去心二兩)黃連(去心一兩五錢)上二味

    栝蔞根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飲水不止。小便中如刺。舌干躁渴喜飲。

    栝蔞根(五兩)黃連(去須一兩)浮萍草(二兩)上為末。用生地黃汁半盞。于石臼內(nèi)。

    木湯

    地骨皮散

    (出千金方)

    治消渴口干燥。骨節(jié)煩熱。

    地骨皮(一兩)小麥(半兩)生麥門冬(一兩去心)上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水一盞。

    煎至

    玉液膏

    (出本事方)

    生津液。

    紫蘇(四兩)桂(半兩)甘草(二兩炙)白梅肉(四兩)上為末。搗白梅為丸。

    如芡實(shí)大。

    甘草湯

    (一名羊髓煎出圣惠方)

    治消渴口舌干燥煩熱。宜服此藥。

    羊髓(三合)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白蜜(二合)上先以水一大盞。煮甘草至七分。去滓

    豬膽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口中干燥。無(wú)津液而渴。

    雄豬膽(五枚)定粉(一兩)上酒煮膽。候皮爛。即入粉研細(xì)。同煎和成丸。如芡實(shí)大。每

    治消渴口舌干燥。骨節(jié)煩熱。

    (出圣惠方)芭蕉根(生)上搗絞取汁。時(shí)飲一二合。

    治消渴。舌焦口干。飲水無(wú)度。小便數(shù)。

    (出肘后方)野雞(一只)上用五味煮令極爛。取汁二升半以來(lái)。去肉取汁??始达嬛H庖嗫墒?。

    一云

    和血益氣湯

    (一名地黃飲子出試效方)

    治口干舌干。小便數(shù)。舌上赤苔。此

    生津液。除干杏仁(六個(gè))生甘草(三分以上二味治口干舌燥也)石膏(六分治小便數(shù)也)黃連(酒浸八分浸四分)己(酒浸五分)食后。

    酸棗丸

    (出千金方)

    治口干燥。內(nèi)消。

    酸棗仁(三升五合)酢安石榴子(干五合)覆盆子(三兩)烏梅(十枚)葛根(三兩)栝蔞末。蜜丸含化

    木瓜丸

    (出十便良方)

    生津液。止渴。思飲食。

    百藥煎(一兩)烏梅(一錢)檀香(二錢)蒲黃(二錢)腦子(一分研)麝香(一分研)上

    地黃煎丸

    (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诟稍铩?/p>

    生地黃(取汁二升半)生栝蔞根(取汁三升半)羊脂(碎切半升)白蜜(一斤)黃連(一斤傾出。將

    麥門冬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口干燥。

    栝蔞湯

    (一名枸杞湯出圣濟(jì)總錄)

    治消渴。口舌干焦。精神恍惚。

    加減腎氣丸

    (出濟(jì)生方)

    治腎水不足。心火上炎??谏喔稍?。多渴引飲。肢

    體消瘦。

    山茱萸(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黃(酒蒸)五味子澤瀉鹿角(鎊)如梧桐子大。每服

    參苓飲子

    (出衛(wèi)生寶鑒)

    治口干燥。生津液。思飲食。

    黃熟地黃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各三兩去心)白茯苓(一分)甘草(半兩)人參棗二枚。烏梅一

    蘿卜煎

    (出圣惠方)

    治消渴發(fā)動(dòng)。飲水無(wú)限??诟煽省?/p>

    蘿卜上爛搗絞汁二升。任性渴即飲之。一方。入粳米粥作吃。甚效。

    又方

    (海上名方)北五味子上濃煎湯飲之。

    又方

    (海上名方)菟絲子上煎汁任意服之??手篂槎取?/p>

    治消渴口干。

    (本草方)粟米上炊飲食之。良。

    治消渴飲水。日夜不止??诟杀銛?shù)。(本草方)田中螺(五升)上以水一斗浸經(jīng)宿??始达嬛?。每日一度易水。換生螺為妙。

    除煩悶口干渴。止怒令人喜。

    (本草方)蓮藕上生研服之。

    治消渴口干。

    (本草方)小麥上炊作飯。及煮粥食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