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熱病發(fā)汗吐下之后。表里俱虛。毒瓦斯未除。伏熱在臟。熱毒乘虛。攻于心脾。上焦煩壅。頭痛咽干。故口舌生瘡也。
方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口瘡。心神煩躁。大小便壅滯。宜服。
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黃連(去須)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川樸硝(各一兩)川升麻(七分)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上為粗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余里再服。以利為度。
川升麻散
治熱病口瘡。壯熱頭痛。心神煩躁。宜服。
川升麻玄參黃連(去須)大青知母黃芩(各一兩)柴胡(一兩半去苗)甘草(炙微赤銼)地骨皮(各三分)上為粗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大青散
治熱病。心臟壅熱。口內(nèi)生瘡。宜服。
大青沙參(去蘆頭)川升麻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分)黃芩枳殼(麩炒微黃各半兩)生干地黃(一兩)川樸硝(三分)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
去滓。
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犀角煎
治熱病。咽喉赤腫。口內(nèi)生瘡。不能下食。宜服。
犀角屑川升麻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藥子馬牙硝黃柏(銼各半兩)上為散。
以水四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相和。更煎一兩沸。放溫。徐徐含咽。
龍膽煎
治熱病。口瘡發(fā)歇。疼痛不可忍。宜涂。
龍膽草(去蘆頭)黃連(去須)川升麻槐白皮(銼)大青(各一兩)竹葉薔薇根(銼各三兩)上細(xì)銼。都以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漫火煎成膏。涂于瘡上。有涎吐之。
石膏煎
治熱病口瘡。洗心除熱。去喉中鳴。宜服。
石膏(半斤細(xì)研)蜜地黃汁(各一中盞)上以水三大盞。先煮石膏取一盞。乃納蜜及地黃汁復(fù)煎。取一盞。去滓。每服抄一匙。含咽。
治熱病口瘡。久不愈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升麻玄參(各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新綿薄裹一丸。含咽津。
又方
(出圣惠方)川升麻黃藥子(各一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黃丹(半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新綿薄裹一丸。含咽津。
治熱病??诏彸嗄[。疼痛不可忍。
(出圣惠方)黃柏(一兩末)膩粉(一錢)馬牙硝(一兩末)上件藥相和令勻。每服少許。貼于瘡上。
有涎吐卻。日三兩次上用。
治熱病??诏彸嗄[。疼痛不可忍方。
(出圣惠方)薔薇根(二兩銼)黃柏(一兩半銼)馬牙硝(一兩)上件藥。都以水二大盞半。
煎至一盞半。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瘡不飲方。
(出圣惠方)牛膝(去苗)角蒿(各一兩)黃柏(半兩銼)上細(xì)銼。都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半。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瘡方。
(出圣惠方)黃連(一分去須)槐白皮甘草根(各半兩)上細(xì)銼。用水一大盞。煎取一盞半。
溫含冷吐。
石膽散
治熱病??谏嗌?。
石膽(半兩)馬牙硝(一兩)黃連(半兩去須)龍腦(一錢)黃柏(銼)角蒿(各一兩)上為細(xì)散。入龍腦、石膽、馬牙硝、等。更研細(xì)。每取半錢。用新綿薄裹。含良久。有涎即吐之。
酥蜜煎
治熱病熱盛??谥猩彙?/p>
酥蜜(各三合)大青(一兩)上先將大青搗羅為末。入酥蜜中。攪和勻。慢火煎三兩沸。入凈器盛。不計(jì)時(shí)候。含一茶匙。
《明醫(yī)雜著》(公元 1549 年)明.王綸(節(jié)齋)著。六卷。內(nèi)容為醫(yī)論、諸證、小兒證治等,此書也受朱震亨學(xué)說的影響。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附論)夫熱病發(fā)汗吐下之后。表里俱虛。毒瓦斯未除。伏熱在臟。熱毒乘虛。攻于心脾。上焦煩壅。頭痛咽干。故口舌生瘡也。
方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口瘡。心神煩躁。大小便壅滯。宜服。
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黃連(去須)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川樸硝(各一兩)川升麻(七分)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上為粗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余里再服。以利為度。
川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口瘡。壯熱頭痛。心神煩躁。宜服。
川升麻玄參黃連(去須)大青知母黃芩(各一兩)柴胡(一兩半去苗)甘草(炙微赤銼)地骨皮(各三分)上為粗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大青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心臟壅熱。口內(nèi)生瘡。宜服。
大青沙參(去蘆頭)川升麻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分)黃芩枳殼(麩炒微黃各半兩)生干地黃(一兩)川樸硝(三分)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
去滓。
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犀角煎
(出圣惠方)
治熱病。咽喉赤腫。口內(nèi)生瘡。不能下食。宜服。
犀角屑川升麻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藥子馬牙硝黃柏(銼各半兩)上為散。
以水四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相和。更煎一兩沸。放溫。徐徐含咽。
龍膽煎
(出圣惠方)
治熱病。口瘡發(fā)歇。疼痛不可忍。宜涂。
龍膽草(去蘆頭)黃連(去須)川升麻槐白皮(銼)大青(各一兩)竹葉薔薇根(銼各三兩)上細(xì)銼。都以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漫火煎成膏。涂于瘡上。有涎吐之。
石膏煎
(出圣惠方)
治熱病口瘡。洗心除熱。去喉中鳴。宜服。
石膏(半斤細(xì)研)蜜地黃汁(各一中盞)上以水三大盞。先煮石膏取一盞。乃納蜜及地黃汁復(fù)煎。取一盞。去滓。每服抄一匙。含咽。
治熱病口瘡。久不愈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升麻玄參(各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新綿薄裹一丸。含咽津。
又方
(出圣惠方)川升麻黃藥子(各一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黃丹(半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新綿薄裹一丸。含咽津。
治熱病??诏彸嗄[。疼痛不可忍。
(出圣惠方)黃柏(一兩末)膩粉(一錢)馬牙硝(一兩末)上件藥相和令勻。每服少許。貼于瘡上。
有涎吐卻。日三兩次上用。
治熱病??诏彸嗄[。疼痛不可忍方。
(出圣惠方)薔薇根(二兩銼)黃柏(一兩半銼)馬牙硝(一兩)上件藥。都以水二大盞半。
煎至一盞半。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瘡不飲方。
(出圣惠方)牛膝(去苗)角蒿(各一兩)黃柏(半兩銼)上細(xì)銼。都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半。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瘡方。
(出圣惠方)黃連(一分去須)槐白皮甘草根(各半兩)上細(xì)銼。用水一大盞。煎取一盞半。
去滓。
溫含冷吐。
石膽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谏嗌?。
石膽(半兩)馬牙硝(一兩)黃連(半兩去須)龍腦(一錢)黃柏(銼)角蒿(各一兩)上為細(xì)散。入龍腦、石膽、馬牙硝、等。更研細(xì)。每取半錢。用新綿薄裹。含良久。有涎即吐之。
酥蜜煎
(出圣惠方)
治熱病熱盛??谥猩彙?/p>
酥蜜(各三合)大青(一兩)上先將大青搗羅為末。入酥蜜中。攪和勻。慢火煎三兩沸。入凈器盛。不計(jì)時(shí)候。含一茶匙。